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软枣子

软枣子

《中药大辞典》:软枣子

药材名称软枣子

拼音Ruǎn Zǎo Zi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果实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粘液质、淀粉、蛋白质、鞣质、有机酸、维生素C(75~90毫克%)、维生素A、维生素P等。含糖量为7~16%。

性味《黑龙江中药》:"味甜。"

功能主治《黑龙江中药》:"止渴,解烦热,下石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软枣子

药材名称软枣子

拼音Ruǎn Zǎo Zi

英文名Fruit of Bower Actinidia, Fruit of Tara Vine

别名软枣、猿枣、圆枣、藤瓜、藤梨果、猕猴梨、藤梨。

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ch.et Miq.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软枣猕猴桃大型藤本,长可达30m以上。嫩枝有时被灰白色疏柔毛,老枝光滑;髓褐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叶片膜质或纸质,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16-13cm,宽5-9cm,先端突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少有近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下面脉腋有淡棕色或灰白色柔毛,其余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6朵;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白色,直径1.2-2cm;花被5数;萼片仅边缘有毛;雄蕊多数;花柱丝状,多数。浆果球形至长圆形,光滑。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m的山地灌丛中或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圆球形、椭圆形或柱状长圆形,长2-3cm,直径1.5-2.5cm表面皱缩,暗褐色或红色,光油腻中有浅棱,先端有喙,基部果柄长1-1.5cm;果肉淡黄色。种子细小,椭圆形,长2.5mm。气微,味酸、甘、微涩。

化学成分本品含猕猴桃(actinidine)及草苁蓉醛碱(boschniakine)。另含维生素C、维生素A及烟酸。据对主要营养成分析(桔林、河南产),果实含还原弄维生素C166.50mg/100g,还原糖6.34%,总酸1.08%。

药理作用以本品浓缩果汁(用常水稀释成4%)喂饲黑腹果蝇,能显着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对雌、雄果蝇的延寿幅度分别为25.96%和20.97%。喂饲小鼠对小鼠全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的活性有显着抑制作用,对雌、雄鼠的抑制率分别为76.25%和75.17%;并有对抗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和提高雄性小鼠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作用,提示本品延缓衰老作用。

性味甘;微酸;微寒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除烦止渴;能淋。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烦渴引饮;砂淋;石淋;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出血;肝炎;多作滋补营养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各家论述《黑龙江中药》:止渴,解烦热,下石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果榆

    药材名称大果榆别名黄榆、山榆、毛榆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痰,利尿,杀虫。痰多咳嗽:大果

  • 桐子花

    《中药大辞典》:桐子花药材名称桐子花拼音Tónɡ Zǐ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

  • 红梗草根

    药材名称红梗草根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Gēn别名红升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采收和储藏:秋、冬、

  • 汝兰

    《中药大辞典》:汝兰药材名称汝兰拼音Rǔ Lán别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六月采根,切块,晒干

  • 包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包袱七药材名称包袱七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来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

  • 秘鲁香胶

    《中药大辞典》:秘鲁香胶药材名称秘鲁香胶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别名拔尔撒摩(《纲目拾遗》),百露拔尔撒摩(《植物学大辞典》)。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

  • 昆明堵喇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黄草乌(《云南中草药选》),大草乌(《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秋、冬采挖,去残茎、须根,

  • 竹林消

    药材名称竹林消拼音Zhú Lín Xiāo别名鸡爪参、野参须(《陕西草药》),女楂(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单茎算盘七的根。8~10月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厚叶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厚叶旋蒴苣苔别名厚叶牛耳草、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血,止咳。

  • 小叶双眼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叶双眼龙药材名称小叶双眼龙拼音Xiǎo Yè Shuānɡ Yǎn Lónɡ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Croton lachn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