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蜂房

蜂房

药材名称蜂房

拼音Fēnɡ Fánɡ

英文名NIDUS VESPAE

别名露蜂房、马蜂窝、蜂巢、野蜂窝、黄蜂窝、百穿之巢

来源本品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 (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 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秋、冬二季采收,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8mm;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炮制除去杂质,剪块。

性味甘,平。

归经归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用法用量3~5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患处,或煎水漱或洗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巴豆树根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药材名称巴豆树根拼音Bā Dòu Shù Gēn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植物形态详&qu

  • 石蔓藤

    药材名称石蔓藤拼音Shí Màn Ténɡ别名牛儿藤、大鸭公藤来源鼠李科石蔓藤Berchemia hypochrysa Schnei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

  • 骨碎补毛

    药材名称骨碎补毛拼音Gǔ Suì Bǔ Máo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及火伤。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片毛

  • 野罂粟壳

    药材名称野罂粟壳拼音Yě Yīnɡ Sù K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来源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壳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

  • 皂柳根

    《中药大辞典》:皂柳根药材名称皂柳根拼音Zào Liǔ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皂柳,又名:毛狗条、山杨柳。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黑褐色,幼时有绢状毛

  • 山油柑果实

    《中药大辞典》:山油柑果实药材名称山油柑果实拼音Shān Yóu Gān Guǒ Shí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芸香科植物山油柑的果实,秋、冬采收,用开水烫透,晒干。原形

  • 鸡冠苗

    《中药大辞典》:鸡冠苗药材名称鸡冠苗拼音Jī Guā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冠花"条。性味《纲目》:"甘,凉,无

  • 金挖耳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药材名称金挖耳拼音Jīn Wā ěr别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

  •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药材名称榆仁酱拼音Yú Rén Jiànɡ别名榆酱(《齐民要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绿盐

    《中药大辞典》:绿盐药材名称绿盐拼音Lǜ Yán别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