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蓬蘽

蓬蘽

《中药大辞典》:蓬蘽

药材名称蓬蘽

拼音Pénɡ Lěi

别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纲目,),寒藨(《医林纂要》)。

出处《本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

性味甘酸,温。

①《本经》:"酸,平。"

②《别录》:"咸,无毒。"

③《食性本草》:"甘酸,微热。"

功能主治补肝肾,缩小便。治多尿,头目眩晕。

①《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

②《别录》:"疗暴中风,身热大惊。"

③《唐本草》:,"耐寒湿,好颜色。"

④《日用本草》:"缩小便,黑白发。"

⑤《医林纂要》:"补肺,去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复方①治阴火动眩晕者:蓬蘽(炒)、人参白术当归黄耆各二钱,怀熟地二两。水煎,频频服之。(《方脉正宗》)

②治虚极欲倒,如坐舟车,是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气短自汗而眩晕,手足冷,脉沉细:蓬蘽(炒)、人参、大附子(童便制)各三钱,肉桂二钱,甘草一钱。煎服。(《方脉正宗》)

各家论述《本草汇言》:"蓬蘽,养五脏,益精气之药也。此药虽养五脏,充足在肝,但肝主发生,又主疏泄,倘服食过多,性味有偏,发生急而疏泄多,未免有反激之患,而肝木自戕其体矣,慎之慎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蓬蘽

药材名称蓬蘽

拼音Pénɡ Lěi

英文名Fruit of Greywhitehair Raspberry

别名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莓、寒藨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本草拾遗》:蓬蘽,其类有三种,四月熟,甘美如霞盆子者是也,余不堪八药。今人取茅莓当覆盆误矣。

2.《食性本草》:诸家本草皆说蓬蘽是覆盆子根,今观采取之家核草木类所说,自有蓬蘽似蚕葛,子红色,其叶似野蔷戳,有刺,食之酸甘愿',恐诸家不识,误说是覆盆子也。

3.《本草会编》:蓬,微人谓之寒萄,沿堑作丛,蔓生。茎小叶密,多刺,其实四、五十颗作一朵,一朵大如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tephrodes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灰白毛莓 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及老叶柄具针状刺和灰白色绒毛,杂生腺毛。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5-3cm;托叶三角状,深条裂;叶片近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约4.5-8(-11)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缺刻和不整齐的细锯齿,上面主脉上具疏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茸毛,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及花梗密被茸毛;花萼5裂;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聚合果近圆形,直径达1.4cm,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酸;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缩尿。主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复方①治阴火动眩晕者: 蓬蘽(炒)、人参白术当归黄耆各二钱,怀熟地二两。水煎,频频服之。(《方脉正宗》)②治虚极欲倒,如坐舟车,是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气短自汗而眩晕,手足冷,脉沉细:蓬蘽(炒)、人参、大柑子<童便制)各三钱,肉桂二钱,甘草一钱。煎服。(方脉正宗)

各家论述1.《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

2.《别录》:疗暴中风,身热大惊。

3.《唐本草》:耐寒湿,好颜色。

4.《日用本草》:缩小便,黑白发。

5.《医林纂要》:补肺,去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问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问荆药材名称问荆拼音Wèn Jīnɡ别名节节草、接续草、马草、笔头菜来源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全草。夏、秋采割,晒干。成品绿色,

  • 野扁豆

    《中药大辞典》:野扁豆药材名称野扁豆拼音Yě Biǎn Dòu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豆科植物毛野扁豆的全草或种子。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全体绿色带灰白色,各部有锈色腺点。茎稍呈棱状。3出

  • 辟汗草

    《中药大辞典》:辟汗草药材名称辟汗草拼音Pì Hàn Cǎo别名野苜蓿、品川萩、菔萩(《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陕西植药调查》),

  • 五除叶

    《中药大辞典》: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广西药植名录》),大漆王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夏、

  • 小米草

    《中药大辞典》:小米草药材名称小米草拼音Xiáo Mǐ 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

  • 红茴香叶

    药材名称红茴香叶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66%。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功能主治《浙

  • 大花卫矛

    药材名称大花卫矛拼音Dà Huā Wèi Máo别名野杜仲、金丝杜仲、四棱子来源卫矛科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以树皮、根皮、果、叶

  • 九里香

    《中国药典》:九里香药材名称九里香拼音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里香Murra

  • 雪里见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里见药材名称雪里见拼音Xuě Lǐ Jiàn别名半截烂、躲雷草来源天南星科雪里见Arisaema rhizomatum C. E. C. Fischer,以块茎入药。生

  • 小白棉

    药材名称小白棉拼音Xiǎo Bái Mián英文名Hoary Bluebellflower别名草补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灰毛蓝钟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