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花叶竹芋

花叶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竹芋

药材名称花叶竹芋

来源竹芋花叶竹芋Maranta bicolor Ker,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

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花叶竹芋

药材名称花叶竹芋

拼音Huā Yè Zhú Yù

英文名Twocolor Arrowroot, rhizome of Twocolor Arrowroot

出处始载于《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花叶竹芋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anta bicolor Ke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花叶竹芋,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高25-40cm。基部有块茎。叶互生;叶柄长约2.5cm,叶枕长约5mm;叶片小圆形、椭圆形至卵形,长7-12cm,宽5-7cm,先端圆而具小尖头,基部圆或心形,边缘多少波浪形,叶面偻绿,中脉两侧有暗褐色的斑块,背面粉绿敬淡紫以。总状花序单生,总花梗长6-10cm;苞片2-4,披针形,长2.5-3cm;每一苞片内有3对花,花梗约与苞片等长;萼片长约5mm;花冠白色,管长4mm,裂片披针形,第约8mm;外轮的2枚退化雄蕊较大,花瓣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白色而有青紫色的斑点和线条;内轮的退化雄蕊很小。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原产巴西。

性味味苦;辛;性寒;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痈疽;疮疡;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辛、性寒,有小毒。有清热消肿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鼠药材名称鼠拼音Shǔ别名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家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中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等常见鼠类的全体或肉。原形态①褐家鼠体长约17.5厘

  • 厚壳树

    药材名称厚壳树别名大红茶、大岗茶、松杨、苦丁茶[广西南宁]来源紫草科厚壳树Ehretia thyrsiflora (Sieb. et Zucc.) Nakai[E. acuminata R. Brow

  • 菊三七

    药材名称菊三七拼音Jú Sān Qī别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南京民间药草》),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贵州民间方药集》),水三七(《河北药材》)

  • 苦荬菜

    《中药大辞典》:苦荬菜药材名称苦荬菜拼音Kǔ Mǎi Cài别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 白枪杆根

    药材名称白枪杆根拼音Bái Qiānɡ Gǎ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

  • 黄花母根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根药材名称黄花母根拼音Huánɡ Huā Mǔ Gēn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全年可采

  •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

  • 九牛造

    《中药大辞典》:九牛造药材名称九牛造拼音Jiǔ Niú Zào别名五朵云、九牛七、翻天印(《陕西中草药》),震天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九牛

  • 鲤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鲤鱼药材名称鲤鱼拼音Lǐ Yú别名大鲤鱼、鲤来源鲤形目鲤科鲤鱼Cyprinus carpio L.,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利小便,镇咳平喘,下乳安胎

  •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