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维特他

维特他

药材名称维特他

拼音Wéi Tè Tā

英文名Herb of Elongated Screwtree

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山芝麻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长叶山芝麻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elongata W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长序山芝麻灌木,高约1m。小枝柔弱,散生,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叶柄长约1cm;托叶条形,长5mm,早落;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1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而偏斜,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被稀疏的星状短柔毛,下面被星状柔毛及长柔毛。聚伞花序伸长,顶生或腋生,几与叶等长,有多数花;小苞片长条形;萼管状钟形,长约5mm,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宿存,被短柔毛;花瓣5,黄色,花瓣的下部只有1个耳状附属体和在瓣片上有1行毛;雌雄蕊柄有毛,雄葱10;子房5室,被毛。蒴果长圆柱形,顶端尖锐,长2-3.5cm,密被灰黄色星状毛。花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村边荒地或干旱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深褐色,小枝被星状柔毛,叶互生,基部斜圆或稍呈心形,先端钝,边缘具锯齿,上面深绿色,疏被星状毛,下面色较淡;具稀疏短柔毛。花腋生,蓝褐色。蓇葖果长椭圆形,密被灰黄色星状柔毛。

性味苦;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截疟;清热解毒。主恶性疟疾;感冒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治恶性疟疾,感冒,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治腹泻,肠炎,虫、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芹菜根

    药材名称药芹菜根拼音Yào Qín Cà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裸茎囊瓣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nopetalum nudicaule(de Boiss.) Hand.-Maz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止痢蒿

    药材名称止痢蒿拼音Zhǐ Lì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弯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campylantha Diels采收和储藏:处长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弯花筋骨草

  • 光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光叶地不容拼音Guānɡ Yè Dì Bù Rónɡ英文名root of Smoothleaf Stephania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已科全藤属植物光叶地不容的块根。

  • 干冬菜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纲目拾遗》),陈干菜(《本草再新》)。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经盐腌蒸晒而成。原形态形态详"菘菜&qu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红筷子冠毛

    《中药大辞典》:红筷子冠毛药材名称红筷子冠毛拼音Hónɡ Kuài Zi Guàn Má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种缨。功能主治《峨嵋药植》:&

  • 乌梢蛇

    药材名称乌梢蛇拼音Wū Shāo Shé英文名ZAOCYS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