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细叶藁本

细叶藁本

药材名称细叶藁本

拼音Xì Yè Gǎo Bě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叶藁本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etnussimum (Nakai)Ki-tag.(Angelica tenussima Nada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分叉,深褐色,有深烈香气。茎圆柱形,中空,具纵条纹,带紫色,上部分枝呈“之”字形弯曲。基生叶具长柄,早枯;茎下部叶柄长达20cm,基部稍扩大呈鞘状,上部叶柄渐短以至全部成鞘;叶片三至四回三出式羽产太全;总苞片1-2,线形,边缘膜质白色,常早落;伞辐略不等长,内侧粗糙;小总苞片5-8,长达1.5cm,边缘膜质白色;花柄不等长;萼齿不明显;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微凹;花柱后期向下反曲。分生果椭圆形,背棱突起,侧棱扩大成翅;第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多石质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表面灰棕褐色,有不规则瘤突,常显着肥大。根茎短,呈不规则圆柱状或团块状,罕分枝,长2-4cm,直径1-1.5cm,先端有茎残基和叶柄残基,下端有少数肥大延长的根。根茎横切面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平坦,皮部和髓部类白色,木质部淡棕黄色,皮部具较多裂隙;根断面与根茎相似,无髓。质轻,松软,粉性强。气浓烈芳香,味辛、苦、微甘,稍有麻舌感。断面在荧光灯下显黄绿色荧光。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疏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感冒;感冒夹湿;头痛;风寒湿痹;寒疝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细粉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蒴藋赤子

    药材名称蒴藋赤子拼音Shuò Diào Chì Zǐ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蒴藋"条。功能主治《范汪方》:&qu

  • 沙叶铁线莲

    药材名称沙叶铁线莲拼音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别名软骨过山龙、三叶木通、老虎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meyeniana Wal

  • 金爪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爪儿药材名称金爪儿拼音Jīn Zhuǎ ér别名五星黄、爬地黄、雷公须、路边黄、小苦藤菜、红苦藤菜、枪伤药来源报春花科金爪儿Lysimachia grammica Ha

  • 接骨木叶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叶药材名称接骨木叶拼音Jiē Gǔ Mù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叶片。4~10月均可采收。性味《现代实用中药》:"苦,寒。&q

  • 蝙蝠草

    药材名称蝙蝠草拼音Biān Fú Cǎo别名蝴蝶草、飞锡草、月见罗藟草来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

  • 过岗龙

    药材名称过岗龙别名过江龙、扁龙、过岗扁龙、榼子藤、脊龙、扭龙、左右扭、扭骨风、眼镜豆、猪腰子、牛肠麻、牛眼睛来源为豆科榼藤子属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以

  • 小六月寒

    药材名称小六月寒拼音Xiǎo Liù Yuè Hán别名白鸡婆梢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光果莸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关白附

    《全国中草药汇编》:关白附药材名称关白附拼音Guān Bái Fù别名山喇叭花、乌拉花、黄乌拉花、竹节白附、白附子[东北]来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

  • 脾寒草

    《中药大辞典》:脾寒草药材名称脾寒草拼音Pí Hán Cǎo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的全草。春、夏间采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

  • 落霜红根

    《中药大辞典》:落霜红根药材名称落霜红根拼音Luò Shuānɡ H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