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紫竹根

紫竹根

《中药大辞典》:紫竹根

药材名称紫竹根

拼音Zǐ Zhú Gēn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紫竹,又名:乌竹(《汝南圃史》),黑竹(《草木便方》),水竹子。

秆高3~5米,亦有高至7~10米者,直径2~4厘米,圆筒形,或分枝只节间具纵长沟槽,幼时绿色而于箨环下具白粉,以后则渐变为棕紫色乃至棕黑色;秆环隆起;箨鞘绿褐色或绿红褐色,具细长纵脉,无毛或其上部疏生小刺毛及紫色细斑,顶端两侧具有深紫色之箨耳,耳上有紫色须毛;箨叶短小,绿色,有皱折。主枝一般呈黑色或淡墨色,或具黑斑。叶2~3片生于小枝顶端;叶鞘长2~3厘米,无毛或具微毛,鞘口幼时具灰褐色繸毛数枚。叶舌背面具微毛,叶片甚薄,细长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0~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收缩为长1.5~3毫米之叶柄,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微带白色,具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缘有小锯齿或一边平滑。小穗丛扇形,常2~4枚聚生于最后小枝之顶端,基部托以4~6枚苞片,小穗丛中有被微毛的膜质鳞片,小穗含3~4花,细长形,长14~20毫米,其顶生花常退化;颖1~2片(在顶生小穗则缺如);外稃(第一花者)遍体生有微毛,先端锐尖;内稃,遍生微毛,先端有2齿裂;鳞被3片,卵形,常大小不等;花药灰白色,成熟后垂至花外,子房呈圆锥形,平滑,有光泽,具柄;花柱1,顶端生有柱头3枚。笋期4~5月。花期7月。

生境分部通常栽培于庭院。

性味辛淡,平。

①《草木便方》:"辛,平。"

②《陆川本草》:"甘,凉。"

③《重庆草药》:"味辛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破瘀,解毒。治风湿痹痛,经闭,症瘕,狂犬咬伤。

①《草木便方》:"除风湿,通关节。治腰脚筋骨酸痛,风癫狗咬。"

②《重庆草药》:"行气破积,清肝经风热。治气血积滞,包块,停症,停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疯狗咬伤毒发,心腹绞痛,心无依赖,乱抓乱咬;或被咬衔衣,感触毒气,知觉畏风畏锣声:真纹党、红柴胡甘草羌活独活前胡生姜茯苓各三钱,枳壳(炒)、抚芎、桔梗各二钱,生地榆一两,紫竹根一大握,用水浓煎温服。煎药时需大罐多水,俾能透煎浓汁为妙。设被好犬咬,于未发之先,亦用此方,再加乌药一两,煎浓拌饭与食,孕妇亦可服。(《梅氏验方新编》)

②治狂犬病:黑竹根二两,白花柴胡一两,搜山虎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竹根

药材名称紫竹根

拼音Zǐ Zhú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Black Bamboo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竹谱详录》:紫竹,出江浙、两淮,今处处有之。如SHENG竹、淡竹、苦竹,或大或小,但色有浅深,通名紫竹。,有初绿而渐紫者,有笋出即紫者,世共谓之紫竹。根亦紫色,节节匀停。《新安志》曰:紫竹所之益繁,谚云:一年青,二年紫,三年不斫四年死。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ex Lindl.)Munro[Bambusa nigra Lodd.ex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紫竹 高大竹类。竿高4-10m,径可达5cm,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中部节间长25-30cm;竿环与箨环均隆起。箨舞鞘背面红褐或更带绿色,通常具微小的深褐色斑点,此斑点在箨鞘上端常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较密的淡褐色刺毛;津耳长圆形至镰形,紫黑色,边线生有紫黑色繸毛,箨舌拱形,紫色,边缘生有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末级小技具2-3叶;叶耳不明显,有脱落性鞘口繸毛;叶舌稍伸出;叶片质薄,长7-10cm,宽约 1.2cm。花枝呈短穗状,长3.5-5cm,基部托以4-8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被外形,每片佛焰苞腋内有互1-3枚假小穗;小穗披针形,长1.5-2cm,具2-3朵小花,小穗轴具柔毛;颖1-3片,偶可无颖,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长1.2-1.5cm;内稃短平外稃;花药长约8mm;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

资源分布: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

药理作用紫竹茎皮水提取物100μg/ml对牛心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率在61.7%-63.2%。氯仿可溶性部分抑制率为78.4%,氯仿不溶性部分抑制率为47.7%。

性味辛;淡;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热痹;筋骨酸痛;经闭;症瘕;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①治疯狗咬伤毒发,心腹绞痛,心无依赖,乱抓乱咬;或被咬衔衣,感触毒气,知觉畏风畏锣声: 真纹党、红柴胡甘草羌活独活前胡生姜茯苓各三钱,枳壳炒)、抚芎、桔梗各二钱,生地榆一两,紫竹根一大握,用水浓煎温服。煎药时需大罐多水,俾能透煎浓汁为妙。设被好犬咬,于未发之先,亦用此方,再加乌药一两,煎浓拌饭与食,孕妇亦可服。(《梅氏验方新编》)②治狂犬病: 黑竹根二两,白花柴胡一两,搜山虎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除风湿,通关节。治腰脚筋骨酸痛,风癫狗咬。

2.《重庆草药》:行气破积,清肝经风热。治气血积滞,包块,停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车桑仔叶

    药材名称车桑仔叶拼音Chē Sānɡ Zǎi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坡柳,又名:铁扫把,明子柴、明油脂、炒米柴、毛乳、白石楝、溪柳。常

  • 百草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药材名称百草霜拼音Bǎi Cǎo Shuānɡ别名锅底灰、锅烟子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

  •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药材名称西藏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

  • 荚蒾子

    药材名称荚蒾子拼音Jiá Mí Z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果实。性味《唐本草》:"味甘。"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

  • 太阳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阳针药材名称太阳针拼音Tài Yánɡ Zhēn来源珠藓科平珠藓属植物平珠藓Plagiopus oederi (Gunn.)Limpr.,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砗磲肉

    药材名称砗磲肉拼音Chē Qú Ròu来源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和长砗磲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2.Tridacna elongata

  • 麋肉

    《中药大辞典》:麋肉药材名称麋肉拼音Mí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大热。"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

  • 木兰寄生

    药材名称木兰寄生拼音Mù Lán Jì Shēnɡ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木兰寄生的带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limprichtii (Gruninin

  • 狭果茶藨

    药材名称狭果茶藨拼音Xiá Guǒ Chá Pāo英文名root of Kansu Gooseberry, root of Narrowfruit Curran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