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粉团花

粉团花

药材名称粉团花

拼音Fěn Tuán Huā

别名绣球(《鲜芳谱》),玉粉团(《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大花圆锥绣球

原形态①圆锥绣球,又名:水亚木、圆锥八仙花、绿竹杆、土常山、白花莲。

落叶灌木或亚乔木,高达3米以上。树皮灰褐色,小枝亦褐色,皮孔显明,疏生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偶有3片轮生;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1~1.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径8~12厘米;不育花径1~5厘米,萼片宽卵形或椭圆形,3~5片,通常为4片,全缘,白色,后变紫色;能育花萼筒杯状,先端5齿裂,花瓣5,长椭圆形,白色;雄蕊常10枚,花丝细长;花柱2,短。蒴果卵圆形,径2~3毫米,先端2歧。种子顶端有薄翅。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溪边及林缘灌丛中,或郊野路边、水沟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广西等地。

②大花圆锥绣球

为栽培变种,花几全为不育花,圆锥花序长至30厘米。

化学成分圆锥绣球的干燥花中分离出2.5%白色结晶物质。

新鲜、干燥的内层树皮含2%新绣球花甙。内层树皮粘质中含D-木糖2.13%、D-半乳糖16.1%、L-鼠李糖13.82%、D-半乳糖醛酸61.26%,灰分2.97%。

本品中还含树脂、脂肪、伞形花内酯伞形花内酯甙、乳酸镁和乳酸钙。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再新》:"消湿,破血。"

复方治肾囊风:㈠粉团花七朵。水煎洗。(《纲目拾遗》)㈡蛇床子、墙上野苋、绣球花,煎汤洗之。(《良方集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麻羊藤

    药材名称麻羊藤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来源葡萄科麻羊藤Vitis piasezkii Maxim.,以幼茎流出液汁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

  • 小血藤叶

    药材名称小血藤叶拼音Xiǎo Xuè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铁箍散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Baill.Var.Sinen

  • 豆腐渣果根

    药材名称豆腐渣果根拼音Dòu Fu Zhā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深绿山龙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nilagirica Bedd.[H.errat-icaHoo

  • 三升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升米药材名称三升米拼音Sān Shēnɡ Mǐ别名细枝茶藨子来源虎耳草科细枝茶藨子Ribes tenue Jancz. var. viridiflorum Cheng,以根入药。

  •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药材名称樱桃拼音Yīnɡ Táo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性味核:辛

  • 竹蠹虫蛀末

    《中药大辞典》:竹蠹虫蛀末药材名称竹蠹虫蛀末拼音Zhú Dù Chónɡ Zhù Mò别名竹蛀屑(《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幼

  •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药材名称橙皮拼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

  • 菘子

    药材名称菘子拼音Sōnɡ Zǐ别名菘菜子(《圣惠方》)。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菘菜"条。性味《纲目》:"甘,平,无毒。&quo

  • 南烛

    药材名称南烛别名牛醉木、小米柴来源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以茎、叶及果入药。茎、叶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微苦,温。有毒。功能

  • 九龙根

    《中药大辞典》:九龙根药材名称九龙根拼音Jiǔ Lónɡ Gēn别名龙须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龙藤根(《广西中草药》)。出处《炉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秋后采收。性味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