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米团花

米团花

药材名称米团花

拼音Mǐ Tuán Huā

别名山蜂密;渍糖花、明堂花、大蜜糖花、蜂糖花、蜜蜂树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蜂蜜树的叶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蜂蜜树,灌木至小乔木,高1.5-3cm,被簇生绒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0-23cm,宽5-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幼时两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轮伞花序排列成稠密的假穗状花序,长10-23cm,宽5-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幼时两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轮伞花序排列成筒密的假穗状花序,长10-13cm,顶生;小苞片线形,长约1mm,外面密被星状绒毛;花萼钟形,长6-8mm,外面被星状绒毛和小突起;花冠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筒长,长8-9mm,外面被簇生星状绒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冠处,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药1室;子房4裂,花柱比雄蕊长,柱头2裂;花盘近环状。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先端平截。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600m的干燥荒地、田旁、路旁、山坡疏林或小乔木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叶片多破碎,皱缩,黄绿色至黄褐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长10-22cm,幼叶两面被绒毛;叶柄长1.5-3cm。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接骨止血。主高热无汗无名肿毒;黄水疮;附骨疽;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脂膏

    药材名称猪脂膏拼音Zhū Zhī Gāo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 昆明鸡血藤根

    药材名称昆明鸡血藤根拼音Kūn Mínɡ Jī Xuè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根。化学成分根和种子均含鱼藤酮及拟鱼藤酮,种子含

  • 翡翠

    《中药大辞典》:翡翠药材名称翡翠拼音Fěi Cuì出处《纲目》来源为翠鸟科动物白胸翡翠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长,呈珊瑚红以至红赤色。虹膜暗褐色。头、后颈、胸侧及下体均深赤栗色;颏、

  • 牛血

    《中药大辞典》:牛血药材名称牛血拼音Niú Xuè出处《本草蒙筌》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性味咸,平。①《纲目》:"咸,平,无毒。"②《本经逢原》:&qu

  • 芦荟根

    《中药大辞典》:芦荟根药材名称芦荟根拼音Lú Huì Gēn出处《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根。功能主治《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芦

  • 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茴香根药材名称茴香根拼音Huí Xiā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

  • 山蒟

    《中药大辞典》:山蒟药材名称山蒟拼音Shān Jǔ别名酒饼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石蒟、穿壁风(《广西中草药》),爬岩香、石南藤、廿四症、上树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出处广州部队《常用

  • 青葙花

    《中药大辞典》:青葙花药材名称青葙花拼音Qīnɡ Xiānɡ Huā出处《江西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性味《江西草药》:"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明目去翳。治吐血

  • 蜈蚣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药材名称蜈蚣藤拼音Wú Gōnɡ Ténɡ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

  •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拼音Xiǎo Línɡ Dān别名人造雌黄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