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礁膜

礁膜

药材名称礁膜

拼音Jiāo Mó

英文名reef Monostroma

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海藻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stroma nitidum Wittr.;Monostroma arcticum Wittr.[M.angicava Kjellm.]

原形态1.礁膜 幼体黄绿色,柔软光滑,不久裂为不规则的膜状,边缘多皱褶。一般高2-6cm,也可达9-15cm,体厚20-30μm,为单层细胞,细胞多边形,多数两个在一起,少数圆形,直径为12-15μm。

2.袋礁膜 幼体黄绿色或绿色,膜状。一般高15-22cm或26cm以上,厚25-35μm。囊状期较长,后裂成数宽裂至不规则长圆形膜状体,边缘皱褶,细胞四至六角形,表面观为不规则紧密排列,横切面呈长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长于内湾中、高潮带岩石上或较隐蔽处具有少量泥沙覆盖的石块上。

2.生长于中、高潮带石上或浅水坑内。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2.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

性状性状鉴别 (1)礁膜 藻体黄绿色或暗绿色,呈皱缩的片状,水浸展平后,藻体淡黄色,呈不规则片状,长2-15cm,边缘波状皱褶,膜质,透明,稍粘滑。基部有圆盘状固着器。质脆,易碎。气微腥,味咸。

(2)袋礁膜 藻体黄绿色至暗绿色,不规则片状,宽裂成不规则长条形。

化学成分藻体含十五醛(pentadecanal),8,11,14-十七碳三烯醛(8,11,14-heptadecatrienal),8-十七碳烯醛(8-heptadecenal),2,4,7-癸三烯醛(2,4,7-decatrienal),硫酸鼠李聚糖(rhamnan sulfate),肝素样活性的抗凝血多糖(polysaccharides with heparinoid activites)。

药理作用用4-14 C-胆固醇进行观察,B-高甜菜碱能使大鼠粪便排泄的胆固醇增加,硫酸多糖提取物,可使接种L1210 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25%以上。(《日本水产学会志》40, 1194, 1974):经大白鼠试验,有降胆固醇的作用。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化痰止咳。主喉炎;咳嗽痰结;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化痰、利水解毒、软坚散结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花茶叶

    药材名称金花茶叶拼音Jīn Huā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花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嫩叶,鲜用或

  •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光背杜鹃

    药材名称光背杜鹃拼音Guānɡ Bèi Dù Juān别名青海杜鹃、枇杷[青海]、光背枇杷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陇蜀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

  • 龙葵根

    《中药大辞典》:龙葵根药材名称龙葵根拼音Lónɡ Kuí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茄科植物龙葵的根,夏、秋采收。性味《纲目》:"苦微甘,寒,无毒。"功能主治治

  • 山桃树皮

    药材名称山桃树皮拼音Shān Táo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伯乐树科植物伯乐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B.yunshanensi

  • 水火麻

    药材名称水火麻拼音Shuí Huǒ Má别名水苏麻、玄麻、水苎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序叶苎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var.diffus

  • 沼地马先蒿

    药材名称沼地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 palustris L.,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

  • 小雪人参

    《中药大辞典》:小雪人参药材名称小雪人参拼音Xiǎo Xuě Rén Shēn别名白土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豆花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山豆花,又名:白胡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