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菌

白鹤菌

药材名称白鹤菌

拼音Bái Hè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东方栓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

原形态子实体木栓质,侧生无柄或半平伏至平伏而反卷,常呈覆瓦状叠生,有时左右相连。菌盖半圆形、近贝壳形或近圆形,(3-12)cm×(4-20)cm,厚3-10mm;盖面米黄色、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细绒毛,后脱落至光滑,常有浅褐色、浅灰褐色至深灰褐色的同心环纹或较宽的同心环棱,并有放射状皱纹,近基部有灰褐色的小疣突,有时基部狭小呈柄状。管口面近白色至淡黄色或淡锈色;管口圆形,每1mm间2-4个,管壁稍厚,不开裂;菌管白色,单层,长2-4mm。菌肉白色,干后白色,质韧,孢子长椭圆形,稍弯曲,光滑,无色,有椽突,(7-8)μm×(2.5-3)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子实体无柄。菌盖半圆形或类贝壳形,长径4-20cm,短径3-12cm,厚3-10mm。表面米黄色,具细毛或无毛,有浅棕灰色或深棕灰色环纹及较宽的同心环棱,并有放射状皱纹,边缘全缘或波状。管口面类白色或浅锈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肺止咳。主风湿痹痛;肺结核;支气管炎;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鞭草

    《中国药典》:马鞭草药材名称马鞭草拼音Mǎ Biān Cǎo英文名HERBA VERBENAE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

  • 香石藤叶

    药材名称香石藤叶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lancifolia(Rehd.et.Wils)A.C.S

  • 碱蓬

    《中药大辞典》:碱蓬药材名称碱蓬拼音Jiǎn Pénɡ别名盐蓬(《救荒本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有条纹,上部多分枝;

  • 普洱茶膏

    药材名称普洱茶膏拼音Pǔ ěr Chá G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var.assamica(Mast.)Kitamura [Th

  • 龙眼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根药材名称龙眼根拼音Lónɡ Yǎn Gēn来源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利湿,通络。用于

  • 田唇乌蝇翼

    《中药大辞典》:田唇乌蝇翼药材名称田唇乌蝇翼拼音Tián Chún Wū Yínɡ Yì别名水老虎、水百足、黄花儿(《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全展资料选编

  • 缠竹黄

    药材名称缠竹黄别名蔓龙胆、虎牙草来源龙胆科缠竹黄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um (Marq.) H. Smi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肝肺火。主治咳

  • 大二郎箭

    药材名称大二郎箭拼音Dà èr Lánɡ Jiàn别名虾子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铜锤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

  • 老鼠耳

    药材名称老鼠耳拼音Láo Shǔ ěr别名狗脚刺、提云萆、小桃花(《岭南采药录》),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福建民间草药》),老鼠乳、鼠米、乌痧头、乌李楝(《福建中草药》)。出处《福建民间

  • 玉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驱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