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萆薢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

药材名称白萆薢

拼音Bái Bì Xiè

别名萆薢

来源百合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肠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萆薢

药材名称白萆薢

拼音Bái Bì Xiè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灌木,长1~3米。根茎横生,木质,粗大。茎坚硬,具疏刺。单叶互生,革质,卵形、椭圆形以至近圆形,长3~8厘米,宽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而有突尖,基部平截或近圆形;叶柄较粗,稍弯曲,中部有卷须2,下部呈鞘状。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花被片6。浆果球形,熟后红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边、路旁。分布云南。

性味涩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萆薢

药材名称白萆薢

拼音Bái Bì Xiè

英文名Rhizome of Thinnest Yam

别名萆薢、刺萆薢、花萆薢、滑杆白萆薢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lunglingensis Wang et Tang[S.siderophyll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马钱叶菝葜,攀援灌木,茎与枝条具纵条纹或棱,通常疏生刺。叶互生;叶柄长2-3cm,无鞘或鞘很狭,通常在中部有卷须,脱落点位于上部;叶片厚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圆形,长5-11cm,宽3-9cm,先端通常微凸,有时近渐尖,基部近圆形;主脉3条在上面凹陷。伞形花序2-4个排成短圆锥花序;总花梗长3-10m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黄色;雄花外花被片长约6mm,宽约2mm,内花被片宽约1mm,雄蕊6,长3-6mm;雌花比雄花小,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5-6mm,熟时黑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800m的林下、灌丛中或河谷、山坡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中部与西部。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主风湿痹前;麻木;小便淋浊;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药材名称山枇杷拼音Shān Pí Pá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 franchetiana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

  • 山崩砂

    药材名称山崩砂别名柏拉木、黄京木、山甜娘来源野牡丹科山崩砂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化学成分茎、根含鞣质。性味涩、微酸,平。

  • 砒石

    《中药大辞典》:砒石药材名称砒石拼音Pī Shí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偏花黄芩

    药材名称偏花黄芩别名土黄芩[贵州]来源唇形科偏花黄芩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治咳嗽,吐血,白痢

  • 红果冬青

    《中药大辞典》:红果冬青药材名称红果冬青拼音Hónɡ Guǒ Dōnɡ Qīnɡ别名野白蜡叶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红果冬青的叶。夏、秩采收。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7米。小枝无

  • 昙花

    《中药大辞典》:昙花药材名称昙花拼音Tán Huā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新中医药》9(6):50,1958)。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原形态直立灌木,长达1米以上。主

  • 大风子油

    《中药大辞典》: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制法将种子洗净,干燥后,打碎,取出

  • 齿叶泥花草

    药材名称齿叶泥花草拼音Chǐ Yè Ní Huā Cǎo别名锯齿草、五月莲。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

  • 詹糖香

    药材名称詹糖香拼音Zhān Tánɡ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l[L.umbellata Bl.]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