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瘤孢地菇

瘤孢地菇

药材名称瘤孢地菇

拼音Liú Bāo Dì G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地菇科真菌瘤孢地菇的子囊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fezia leonis(Tul.)Tu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子囊果肉质,近球形或稍长,表面光滑,白色,(3-6)cm×(2.5-3.5)cm,内部白色。子囊不规则地散布于子囊腔内,无柄或有短的柄状基部,(100-120)μm×(55-68)μm,内部有8个孢子。孢子近球形,有小瘤,直径18-23μm,无色。小瘤长达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树附近的土中,半外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囊体类卵球形,无柄或有短柄基,长3-6cm,直径2.5-3.5cm,包被薄,灰黄色或浅黄褐色,皱缩,具纵沟。质脆,断面疏松,深黄色。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抗肿瘤。主耳部肿瘤;肛门肿瘤;鼻息肉;湿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粉背蕨

    《中药大辞典》:粉背蕨药材名称粉背蕨拼音Fěn Bèi Jué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江西民间草药》),水郎鸡(《贵州民间药物》),卷叶凤尾、岩飞蛾(《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

  • 七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爪风药材名称七爪风别名七指风来源蔷薇科七爪风Rubus reflexus Ker. var. lanceo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涩、酸,平。功能主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乌桕木根皮

    《中药大辞典》:乌桕木根皮药材名称乌桕木根皮拼音Wū Jiù Mù Gēn Pí别名卷根白皮(《草木便方》),卷子根(《分类草药性》),乌臼(《摘元方》)。出处《纲目》来

  • 麝香草

    药材名称麝香草拼音Shè Xiānɡ Cǎo别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的全草。5~6月采收。原形态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竹节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节蓼药材名称竹节蓼拼音Zhú Jié Liǎo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来源蓼科竹节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