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番石榴子

番石榴子

药材名称番石榴子

拼音Fān Shí Liu Zǐ

英文名Bark of Guava,Bark of Common Guava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dium guajav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5-10m。树皮浅黄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则脱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单叶互生,稀有轮生,矩圆状椭圆形至卵圆形,长5-12cm,宽3-5cm,揉之有香气,革质,先端圆或短尖,基部钝至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凹或平坦,嫩时疏生短毛,下面浅绿色,疏生小腺体,密被短柔毛,主脉隆起,侧脉7-11对,亦隆起,斜出将近叶缘而弯曲;叫柄长4mm。花两性,腋生1-4朵;萼5片,绿色,卵圆形;花瓣白色,卵形,长2-2.5cm;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花丝白色,花药浅黄色,纵裂;雌蕊1,花柱长于花丝,柱头圆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洋梨状,长2.5-8cm,径3-5cm,果肉通常黄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红色。种子卵圆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或低丘陵上。我国华南各地栽培,常见的逸为野生者。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原产南美洲。

化学成分1.

2.树皮含鞣质18.56%和有机酸。

3.茎皮含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诃子鞣质酸(Luteic acid)、并没食子酸、长生甙(Amritoside)。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痛;止泻。主腹痛;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

临床应用《岭南采药录》:树皮煅灰,以臭草自然汁调涂,治湿毒疥疮。根皮,以白醋煎而含之,止牙痛;小儿患疮疖,和鸡毛煎水洗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瓜蒂

    《全国中草药汇编》:瓜蒂药材名称瓜蒂拼音Guā Dì别名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来源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果梗,其种子也作药用。甜瓜盛产期,剪取青绿色瓜蒂阴干即

  •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拼音Dēnɡ Tái Lián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绣线菊

    药材名称绣线菊拼音Xiù Xiàn Jú别名蚂蝗梢来源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光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fortunei (Planch

  • 艾片

    药材名称艾片拼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

  •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 细果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果角茴香药材名称细果角茴香拼音Xì Guǒ Jiǎo Huí Xiānɡ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细果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

  • 粟芽

    《中药大辞典》:粟芽药材名称粟芽拼音Sù Yá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出处《纲目》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

  • 毛勾儿茶

    药材名称毛勾儿茶拼音Máo Gōu ér Chá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huana Rehd.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藤,鲜用或切段晒

  • 石楠

    药材名称石楠拼音Shí Nán别名扇骨木、千年红来源蔷薇科石楠属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以根和叶入药。根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随用随采,或夏季

  • 爬山猴

    《中药大辞典》:爬山猴药材名称爬山猴拼音Pá Shān Hóu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