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珍珠露水草

珍珠露水草

《中药大辞典》:珍珠露水草

药材名称珍珠露水草

拼音Zhēn Zhū Lù Shuí Cǎo

别名露水草鸡冠参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蛛丝毛蓝耳草。夏、秋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20~3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支根多数。根出叶披针形;茎生叶互生,基部下延呈膜质鞘,全缘。花茎离基长出,短穗状花序,稠密,腋生或顶生;花篮色。蒴果。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疏林草丛中。分布云南、台湾、广东。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珍珠露水草

药材名称珍珠露水草

拼音Zhēn Zhū Lù Shuí Cǎo

英文名root of Arachnoid Cyanotis

别名血见愁蚌花草、换肺草、如意草露水草鸡冠参、蓝耳草、老来红、竹叶草、贝母、鸡爪参、鸡出头草、鸭脚菜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蛛丝毛蓝耳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arachnoidea C. B. Clarke[Cyanotis bodinieri Levl.et Vant.]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蛛丝毛蓝耳草,多年生草本,高15-80cm。全株被丝状白色绵毛。根数条,直径1-2cm,稍肉质。基生叶丛生,无柄;叶片带状,长8-20cm,宽7-10cm;茎生叶互生;长卵形,长2-3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下延成明显的膜质叶鞘,全缘。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集成头状花序,稀单生,无梗或具短梗;苞片大,叶状,小苞片折叠,镰刀状弯曲,长5-10mm,宽3-4mm;萼片3,长约5mm,花蓝紫色,长约7mm,中部连合成筒,两端分离,上部有裂片;雄蕊6,全育,花丝被珠丝状长绒毛;子房3室,先端簇生长刚毛。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3mm。种子小,先端有窝孔。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700m的山坡、路旁向阳缓坡草地或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耐半荫。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选择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法。春季,按行距15cm开浅沟条播,上覆细土1-2cm,淋水保温。 田间管理 生长期中耕除草,3-4次,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

化学成分珍珠露水草含蜕皮甾类化合物,主要含有β-蜕皮激素(β-ecdysone)及其β-蜕皮激素-2-乙酸酯(β-ecdysone-2-acetate)。其含量是全草干重的1.2%,是地下部分干重的2.9%。以2年生长达最大限度,2年生长,每株可获蜕皮激素132mg。此外,还含有大豆卵磷脂(soylbeamlecith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筋骨草甾醇(ajugasterone)C,尖叶土杉甾酮(panasterone)A等。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利湿消肿。主风湿痹痛;腰腿痛;四肢麻木;水肿;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或炖肉,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飘带草

    药材名称飘带草拼音Piāo Dài Cǎo来源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飘带草Bupleurum candollei Wal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

  • 欧李

    药材名称欧李拼音ōu Lǐ英文名Semen Pruni Humilis别名山梅子、小李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的种子。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

  • 风车儿

    药材名称风车儿拼音Fēnɡ Chē ér出处《中医药实验研究》来源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大,粘滑。茎细长,少分枝。单叶对生,

  • 细柱五加

    药材名称细柱五加拼音Xì Zhù Wǔ Jiā英文名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来源为五加科植

  • 蓝圆鲹

    药材名称蓝圆鲹拼音Lán Yuán Shēn别名池鱼、棍子、黄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鲹科动物蓝圆鲹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pterus maruadsi(Temminck et Schlegel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粟糠

    药材名称粟糠拼音Sù K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

  • 野黄瓜

    《中药大辞典》:野黄瓜药材名称野黄瓜拼音Yě Huánɡ Guā别名家莫里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厘米左右。根须状。茎纤细,柔软

  • 总状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状绿绒蒿拼音Zǒnɡ Zhuànɡ Lǜ Rónɡ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cok.f.et Tho

  • 挖耳草根

    《中药大辞典》:挖耳草根药材名称挖耳草根拼音Wā ěr Cǎ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性味《分类草药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