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片鸡尾草

片鸡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片鸡尾草

药材名称片鸡尾草

拼音Piàn Jī Wěi Cǎo

别名骟鸡尾草、锯锯草、小凤尾草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狭叶凤尾蕨Pteris henryi Chris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湖北、广西、云南、贵州。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烫、火伤,狂犬咬伤,刀伤。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片鸡尾草

药材名称片鸡尾草

拼音Piàn Jī Wěi Cǎo

别名猪毛草、锯锯草、小凤尾草、骟鸡尾草、新凤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茎、嫩叶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henryi Chris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10-40cm。根茎短,横走或斜生,密被浅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草质,丛生,二型;营养叶柄长3-8cm,细弱,有棱,禾秆色;叶片宽三角形或卵形,长6-25cm,宽5-20cm,单数羽状复叶,先端尾状;侧生羽片1-3对,对生或互生,下部的有柄,线形,长2.5-20cm,宽3-4mm,边缘有小尖齿,第1对常为2-4叉状深裂;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孢子叶较长大,叶柄长6-16cm,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0-30cm,宽6-20cm,单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1-4对,线形,长5-20cm,宽2-3mm,仅不育部分具小尖齿,位于下部的羽片2-4叉状深裂。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囊群盖线形,膜质,全缘,灰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路旁石隙中或灌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止血;利湿。主汤火烫伤;狂犬咬伤;外伤出血;白带;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交翅木

    药材名称交翅木拼音Jiāo Chì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忌冬科植物六道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ia biflora Turc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六道木薄叶灌木,高

  • 白苏

    药材名称白苏拼音Bái Sū别名野苏麻、白苏子、玉苏子、苏梗来源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白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叶、嫩枝、主茎(苏梗)和果实(白苏子或玉

  • 假蒟子

    药材名称假蒟子拼音Jiǎ Jǔ Zǐ别名假蒟果穗、钻骨风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的果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sarmentosum Ro

  • 牛筋果

    药材名称牛筋果拼音Niú Jīn Guǒ英文名perforatus Palius别名牛筋果、弓刺、连江簕。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牛筋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rr

  • 乌榄仁

    《中药大辞典》:乌榄仁药材名称乌榄仁拼音Wū Lǎn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种仁。8~9月,果熟时采取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qu

  • 华南毛蕨

    药材名称华南毛蕨拼音Huá Nán Máo Jué英文名Parasitic Cyclosorus别名冷蕨棵、大风寒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

  • 水杨梅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多年

  • 榆白皮

    《中药大辞典》:榆白皮药材名称榆白皮拼音Yú Bái Pí出处《药性论》·《本经》原作榆皮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

  • 美登木

    药材名称美登木来源卫矛科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双版纳。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治癌症初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肿柄菊叶

    药材名称肿柄菊叶拼音Zhǒnɡ Bǐnɡ J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肿柄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thonia diuersifolia (Hemsl.) A.Gray.采收和储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