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灰叶南蛇藤

灰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灰叶南蛇藤

拼音Huī Yè Nán Shé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灰叶南蛇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灰叶南蛇藤 藤本灌木,小枝具疏散皮孔。叶互生;叶柄长8-12mm,叶在果期近革质;叶片长方宽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6.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到宽楔形,边缘疏细锯齿,叶背面灰白色。花序腋生、侧生及顶生,腋生及侧生者多3-5花,顶生者成总状圆锥花序,长3-6cm;花梗长2.5-3.5mm,关节在中部或偏方;雄蕊花萼半裂或较深,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mm;边缘具稀疏不整齐小齿;花瓣倒卵长方形,长4-5mm;花盘肉质,裂片近半圆形;雄蕊稍短于花冠;退化雌蕊长约1.5-2mm;雌蕊较雄花稍小,退化雄蕊长约1.5mm,雌蕊长约3mm,子房近圆形。果实球形,直径9-10mm,果梗长5-9mm。种子黑色,椭圆形,长4-5mm。花期3-6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700m的高处的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肠风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蕊梅

    药材名称五蕊梅别名木茎山金梅来源蔷薇科山金梅属植物匍茎五蕊梅Sibbaldia procumbens L.,以全草入药。花开时采地上全草,晒干。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止咳,痛经,祛瘀消肿。用于咳嗽,月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

  • 紫荆桠

    药材名称紫荆桠拼音Zǐ Jīnɡ Yā英文名Engler Abelia,Fruit of flower of Engler Abelia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小叶六道木的茎、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乌苏里黄芩

    药材名称乌苏里黄芩拼音Wū Sū Lǐ Huánɡ Qín别名小黄芩、胡黄芩、黄底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乌苏里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pekinbensis Max

  • 山丹花

    药材名称山丹花拼音Shān Dān Huā别名山豆子花(《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来源百合科植物山丹的花蕾。性味①《纲目》:"甘,凉,无毒。"②《医林纂要》:"甘

  • 美丽胡枝子花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花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用法用量内

  • 黄耆茎叶

    药材名称黄耆茎叶拼音Huánɡ Qí Jīnɡ Yè别名芰草(《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别录》:"疗渴及筋挛,痈肿

  • 宽叶紫萁

    药材名称宽叶紫萁拼音Kuān Yè Zǐ Qí英文名Javanese Flower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蕨科植物宽叶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und

  • 接筋草

    药材名称接筋草拼音Jiē Jīn Cǎo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S. vest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