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清明菜

清明菜

药材名称清明菜

拼音Qīnɡ Mínɡ Cài

别名铜钱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淡黄香青多年生草本,高10-22cm。根状茎细长,木质;匐枝细长,有膜质鳞片状叶及顶生的莲座关叶丛。茎直立或斜升,具白色蛛丝状绵毛。功座状叶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cm,宽0.5-1cm,下部渐狭成长柄,先端尖或稍钝;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cm,宽0.5-0.8cm,直立或腑附于茎上,先端尖,基部沿茎下延成狭翅,边缘平;上部吉较小,狭披针形,全部叶被灰白以或黄白色蛛丝状绵毛。头状花序6-16个密集成伞房或复伞房状;花序梗长3-5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贡约10mm;总苞片4-5层,稍开展,外层椭圆形,共同褐色,内层披针形,长达10mm,宽3-4mm,黄白色,有光泽,最内层披针形;花托有遂状短毛;雌析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央有3-12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雄蕊,外层有10-25个雌花;花冠长4.5-5.5mm,冠毛比花冠稍长。瘦果长圆形,长1.5-1.8mm,密生乳头状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700的山坡、草地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癣;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

  • 山蜘蛛

    药材名称山蜘蛛别名山卡拉来源兰科山蜘蛛Calanthe japonica Blum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拔毒生肌。外治疮疡肿毒,异物入肉。用法用量外用适

  • 光里白

    药材名称光里白拼音Guānɡ Lǐ 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光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laevissima(Christ)Nakai[Gleichenia

  • 牡荆沥

    《中药大辞典》: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登真隐诀》)。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

  • 青琅玕

    药材名称青琅玕拼音Qīnɡ Lánɡ Gān别名石珠、青珠、石栏干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角珊瑚科动物鹿角珊瑚群体的骨骼及其共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ropora pulchra(Brook)2.A

  • 茭白

    《中药大辞典》:茭白药材名称茭白拼音Jiāo Bái别名出隧、蘧蔬(《尔雅》),绿节(《西京杂记》),菰菜、茭首(孟诜),菰首(《本草拾遗》),菰笋、菰手、茭笋(《本草图经》),茭粑(《纲目

  • 枇杷叶露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露药材名称枇杷叶露拼音Pí Pá Yè Lù别名枇杷露(《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叶的蒸馏液。性味①《生草药

  • 猫腿姑

    《中药大辞典》:猫腿姑药材名称猫腿姑拼音Māo Tuǐ Gū出处黑龙江来源为菊科植物绒背蓟的块根。春、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块根肥大,呈脚趾状互相重叠,鲜时灰

  • 椿叶

    《中药大辞典》:椿叶药材名称椿叶拼音Chūn Yè别名椿木叶(《唐本草》),春尖叶(《重庆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

  • 圆叶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圆叶南蛇藤根拼音Yuán Yè Nán Shé Ténɡ Gēn别名称星蛇、双虎排牙、铁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圆叶南蛇藤Celastrus kusanm Hayata的根。拉丁植物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