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豘鱼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

拼音Hǎi Tún Yú

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皮下脂肪

原形态海豚(《纲目》)

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吻长而突出,如喙状,嘴与额交界处有V字形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曲。耳孔极小。鼻孔1个,生于头顶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眼小,有黑圈。背部中央有脊鳍,前肢鳍状,形尖而狭;无后吱。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叶,成半月形鳍状。头部和躯体背面及两侧呈苍黑色,腹部白色。

生境分部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肉中的肌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按含铁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合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肝油相匹敌。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肉,主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痔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叶桑根

    药材名称小叶桑根拼音Xiǎo Yè Sān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叶桑"条。性味《贵州草药》:"辛甘,寒。&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箭杆杨

    药材名称箭杆杨拼音Jiàn Gǎn Yánɡ别名钻天杨、白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箭杆杨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nigra L var. thevestina(Dode)

  • 舒戛千里光

    药材名称舒戛千里光拼音Shū Jiá Qiān Lǐ Guānɡ别名大白叶子火草、白叶火草来源菊科舒戛千里光Senecio nagensium C. B. Clark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西

  • 大叶矶松

    药材名称大叶矶松拼音Dà Yè Jī Sōnɡ别名补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大叶补血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

  • 长管蝙蝠草

    药材名称长管蝙蝠草别名蝴蝶草、半边月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 (Schindl.) T. Chen,以全株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

  • 老鼠簕

    药材名称老鼠簕拼音Láo Shǔ Lè别名木老鼠簕、水老鼠簕、茛芀花来源爵床科老鼠簕属植物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以全株或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猕猴梨叶

    药材名称猕猴梨叶拼音Mí Hóu L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etZucc.)Planch.Ex Miq.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

  • 蛇尾草

    药材名称蛇尾草别名蛇含草、鸡心贝母来源兰科蛇尾草Herminium angustifolium (Lindl.) Benth. var. nematolobum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

  • 头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巾草药材名称头巾草别名并头黄芩、山麻子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