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海仙花

海仙花

药材名称海仙花

拼音Hǎi Xiān Huā

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

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土人夏日持售于市,曰三台花,以花作三层也。其叶如莴苣。"按其所述形态及生境,与现今报春花科植物海仙花Primula poissoniiFranch。基本一致。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海仙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poisson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香气,不被粉。根茎极短,向下发出一丛粗长的支根。叶丛冬季不完全枯萎;叶柄极短或与叶片近等长,具阔翅;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4-10(-13)cm,宽1.2-5cm,先端圆钝,稀具小骤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翅状,边缘具近于整齐的三角形小牙齿,质地厚而无毛。花葶直立,高20-45cm,果时长可达60cm,具伞形花序2-6轮,每轮3-10朵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mm;花梗长1-2cm,开花期稍下弯,果时直立;花萼杯状,长约5mm,分裂约达全长的1/3,裂片三角形或长圆形,先端稍钝;花冠深红色或紫红色,冠筒口周围黄色,冠筒长9-11mm,喉部具明显的环状附属物,冠檐平展,直径1.8-3,裂片倒心形,长8-9.5mm,宽6-8mm,先端通常深2裂;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2mm,花柱长约6.5mm;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6.5mm,花柱长2mm。蒴果长于或稍长于花萼。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100m的山坡草地湿润处和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赤痢;便血;砂眼;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兜铃

    《中国药典》:马兜铃药材名称马兜铃拼音Mǎ Dōu Línɡ英文名FRUCTUS ARISTOLOCHIAE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

  • 鳕鱼鳔

    药材名称鳕鱼鳔拼音Xuě Yú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雪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捕得鳕鱼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鲜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药材名称天仙果拼音Tiān Xiān 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以根入药

  • 粗皮蛙

    药材名称粗皮蛙拼音Cū Pí Wā英文名toad别名癞皮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粗皮蛙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储藏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草本三角枫

    《中药大辞典》:草本三角枫药材名称草本三角枫拼音Cáo Běn Sān Jiǎo Fē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利

  • 绢毛菊

    药材名称绢毛菊拼音Juàn Máo Jú别名空桶参、空洞参、空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gillii (S. Moore) Stehb. [Cr

  • 寄生黄

    《中药大辞典》:寄生黄药材名称寄生黄拼音Jì Shēnɡ Huán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高5~15厘米。根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