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榉树叶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

药材名称榉树叶

拼音Jǔ Shù Yè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婉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嫩叶,挼贴火烂疮有效。"

①《日华子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罯。"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饮凉心肺;挼贴火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榉树叶

药材名称榉树叶

拼音Jǔ Shù Yè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榉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椭圆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粗糙,具脱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花被片4-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栽于宅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常皱缩,展平后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cm,上面绿褐色,粗糙,有脱落性硬毛,下面色稍浅,密生淡灰色毛,叶脉于下面明显,侧脉7-15对,叶缘具波状单锯齿;叶柄长1-4mm。纸质,脆而易碎。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嫩叶,贴火烂疮有效。

2.《日华于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敷。

3.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钦凉心肺;贴火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柴厚朴

    药材名称柴厚朴拼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

  • 橙子

    《中药大辞典》:橙子药材名称橙子拼音Chénɡ Zi别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

  • 毛叶楼梯草

    药材名称毛叶楼梯草拼音Máo Yè Lóu Tī Cǎo别名米烧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锐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cyrtandrifolium(Zoll.et M

  • 荚蒾子

    药材名称荚蒾子拼音Jiá Mí Z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果实。性味《唐本草》:"味甘。"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

  • 蛇菰

    药材名称蛇菰别名角菌、铺地开花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蛇菰Balanophora japonica Makino,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

  • 蓖麻子

    《中国药典》:蓖麻子药材名称蓖麻子拼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

  • 桦叶葡萄根皮

    药材名称桦叶葡萄根皮拼音Huà Yè Pú Tɑo Gēn Pí别名大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桦叶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betullfolia Dielset Gilg采

  • 棘胸蛙

    药材名称棘胸蛙拼音Jí Xiōnɡ Wā英文名toad别名山鸡;山蛙;石板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棘胸蛙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spinosa Da

  • 三加花

    药材名称三加花拼音Sān Jiā Huā英文名Acanthopanax 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