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桃胶

桃胶

《中药大辞典》:桃胶

药材名称桃胶

拼音Táo Jiāo

出处《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桃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石淋,血淋,痢疾。

①《别录》:"主保中不饥,忍风寒。"

②《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恶疰忤。"

③《纲目》:"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扬,0.5~1两,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石淋作痛:桃木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服,当下石,石尽即止。(《古今录验方》)

②治血淋:石膏木通、桃胶(炒作末)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杨氏家藏方》桃胶散)

③治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疞痛: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妇人良方》)

④治虚热作渴: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千金方》)

⑤治糖尿病:桃胶,用微温水洗净,放在小锅内煮食,随便加些调味盐类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两。(《草药验方交流集》)

⑥治疮疹黑黡,发搐危困:桃胶煎汤饮之。一方水熬成膏,温酒调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桃胶汤)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桃胶

药材名称桃胶

拼音Táo Jiāo

英文名Peach Resin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纲目》: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过曝干用。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 (L.) Batsch.]2.Amygdalus davidiana (Carr.)C.de Vos ex Henry[Persica davidiana Carr.;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1.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桃 落叶小乔木,高5-9m。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cm;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3.5cm,花单生,萼片5,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种子1颗,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资源分布:1.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1.桃 喜阳光和温暖的气候,在肥沃高燥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怕涝,在低洼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幼树抗寒力弱,容易冻梢。耐修剪,寿命较短。

2.山桃 喜光,在半阴处也能生长,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瘠、荒山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1. 桃 以嫁接繁殖为主。用山桃、毛桃、为砧木,可增强其抗涝、抗寒性。供砧木用桃核在湿沙中完成春化阶段,使硬壳容易裂开,易于发芽,3月播种,4月上旬即可出芽。有经沙藏的种子,可在秋季播种,选地势高燥的圃地培育桃苗,苗木生长迅速,当年秋季幼苗可长20-30cm高。芽接一般以8月下旬、中旬为宜,多采用丁字形芽接法,或在春季4月上旬进行枝接,多采用切接、腹接和劈接法。

2.山桃 用种子繁殖。6-9月份摘下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将种子在水中冲洗干净,捞出晾干,沙藏。春播,3月上旬进行至4月初播种,把经过沙藏种子取出,按行株距35cm×(20-30)cm,深5-6cm穴播,覆土,浇水,15d左右可出苗。幼苗在苗圃培育1-2年出圃定植。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可以当年采收的种子,不经沙藏处理,直接播种,于翌年春生苗。山桃苗木一般常作为桃树品种的砧木。

田间管理 1.桃 注意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

2 .山桃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中耕除草。定植结果后,于每年的冬季进行修剪,剪除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细弱枝,使通风透光,提高果实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1.桃 抗病能力弱,量易遭受虫害。桃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和新梢,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65%代森锌500倍液2-3次。流胶病,发生在树枝干,加强栽培管理,枝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烧伤,防治蛀食枝干的害虫。桃蚜,为害叶片,发芽前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生长期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

2.山桃 桃缩叶病,为害叶片、新梢、果实,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枝条枯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虫害有桃芽、桃粉蚜。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泪滴状等,大小不一,表面淡黄色、黄棕色,角质样,半透明。质韧软,干透较硬,断面有光泽。气微,加水有粘性。

化学成分树胶的主要组成为半乳糖(galactose),鼠李糖(rhamnose),α-葡萄糖醛酸(a-glucuronic acid)等。

性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和血;通淋;止痢。主石淋;血淋;痢疾;腹痛;糖尿病;乳糜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石淋作痛:桃木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服,当下石,石尽即止。(《古今录验方》)②治血淋:石膏木通、桃胶(炒作末)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杨氏家藏方》桃胶散)③治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病痛: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妇人良方》)④治虚热作渴: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千金方》)⑤治糖尿病:桃胶,用微温水洗净,放在小锅内煮食,随便加些调味盐类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两。(《草药验方交流集》)⑥治疮疹黑黡,发搐危困:桃胶煎汤饮之。一方水熬成膏,温酒调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桃胶汤)

各家论述1.《别录》:主保中不饥,忍风寒。

2.《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恶疰忤。

3.《纲目》: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4.《本经逢原》: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年不烂心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年不烂心药材名称千年不烂心拼音Qiān Nián Bú Làn Xīn别名苦茄、六甲草、欧白英来源茄科千年不烂心Solanum dulcamara

  • 帕梯果

    药材名称帕梯果拼音Pà Tī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露兜树的果实。秋、冬采收,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马肝

    《中药大辞典》:马肝药材名称马肝拼音Mǎ Gā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马科动物马的肝。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

  • 常春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常春藤药材名称常春藤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别名三角枫、追风藤、上树蜈蚣、钻天风来源五加科常春藤属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 金星草

    《中药大辞典》:金星草药材名称金星草拼音Jīn Xīnɡ Cǎo别名金钏草(《本草图经》),大金星凤尾(《履巉岩本草》),凤尾草(《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原形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半截叶

    《中药大辞典》:半截叶药材名称半截叶拼音Bàn Jié Yè别名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出处《云南中

  • 青蛙

    《中药大辞典》:青蛙药材名称青蛙拼音Qīnɡ Wā别名蛙鱼(《汉书》),蛙、长股(《别录》),田鸡、青鸡,坐鱼、蛤鱼(《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等的全体。原形态①黑斑蛙

  • 鲫鱼藤

    药材名称鲫鱼藤别名黄花藤来源萝藦科鲫鱼藤Secamone lanceolata Blume,以花、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主治瘰疬。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狭叶当归

    药材名称狭叶当归拼音Xiá Yè Dānɡ Guī英文名root of Eumenol Angelica别名水大活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狭叶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