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桂花

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花

药材名称桂花

拼音Guì Huā

别名银桂、木犀、九里香

来源木犀科木犀属植物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以果实入药。秋季采花;冬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

性味花:辛,温。

果:辛、甘,温。

根: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

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钱。果2~4钱。根2~3两。

备注(1)另有两种变种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与淡黄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桂花

药材名称桂花

拼音Guì Huā

别名木犀花(《纲目》)。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9~10月开花时采收,阴干,拣去杂质,密闭贮藏,防止走失香气及受潮发霉。

原形态木犀(《纲目》),又名:九里香、岩桂(《墨庄漫录》),桂(《花镜》)。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灰白色。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锐细锯齿,叶脉6~8对,向下面突出;叶柄短。花簇生于叶腋,雌雄异株,具细弱花梗;花萼4裂,裂片齿状;花冠4裂,分裂达于基部,裂片长椭圆形,白色或黄色,芳香;雄花具雄蕊2,隐藏于花冠内;雌花有雌蕊1,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子房2室。核果长椭圆形,含种子1枚。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花含芳香物质,如γ-癸酸内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反-芳樟醇氧化物、顺-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壬醛以及β-水芹烯、橙花醇、牻牛儿醇、二氢-β-紫罗兰酮。

花蜡含碳氢化合物、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

性味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辛甘苦,气温,无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瘀。治痰饮嘲咳,肠风血痢,疝瘕,牙痛,口臭。

①《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②《国药的药理学》:"治口臭及视觉不明。"

③《陆川本草》:"治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浸酒。外用:煎水含漱,或蒸热外熨。

复方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木厚花、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

  • 银灰旋花

    药材名称银灰旋花别名沙地小旋花、彩木[蒙名]来源旋花科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

  • 青羊胆

    药材名称青羊胆拼音Qīnɡ Yánɡ Dǎ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以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治云翳。用法用量鲜胆汁点眼。摘录《全国中

  • 轮叶景天

    药材名称轮叶景天拼音Lún Yè Jǐnɡ Tiān别名楼台还阳、酱子草、三角还阳来源景天科轮叶景天Sedum verticillat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湖北。功

  • 野黄皮

    《中药大辞典》:野黄皮药材名称野黄皮拼音Yě Huánɡ Pí别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药植名

  • 石防风

    《中药大辞典》:石防风药材名称石防风拼音Shí Fánɡ Fēnɡ别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 大叶楠

    药材名称大叶楠拼音Dà Yè Nán别名华东楠来源樟科大叶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

  • 茎花来江藤

    药材名称茎花来江藤拼音Jīnɡ Huā Lái Jiānɡ Ténɡ英文名Stemflower Brandisia别名红花金银藤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茎花来江藤的全草。拉

  • 方榄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

  • 止泻木

    药材名称止泻木拼音Zhǐ Xiè Mù来源夹竹桃科止泻木Holarrbena antidysenterica Wall. ex A. DC.,以树皮、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