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核子木

核子木

药材名称核子木

拼音Hé Zǐ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核子木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rottetia racemosa(Oliv.) Loes.[Ilex racemosa Oliv.]

采收和储藏:5-7月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核子木 灌本,直立或外倾,高2-5m。叶互生;叶柄长7-20mm;叶片纸质,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13cm,宽3-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侧脉7对。聚伞圆锥花序细长,穗状,腋生,长2-5cm;花小,白色或淡绿色,5基数,杂性异株;雄花直径约3mm,花萼和花瓣2轮紧密排列,花盘薄而平,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花丝细长,退化子房细小;雌花极小,直径约lmm,萼片与花瓣均直立,无雄蕊,花盘环状;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胚珠2颗,柱头2裂。果近球形的小果浆,成熟时红色,直径约3mm,有种子2-4颗。种子细小,假种皮薄膜质。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倒钩藤

    药材名称小倒钩藤别名小乌泡、刺茶、小鸡脚锁梅、鸡脚锁梅、三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小倒钩藤Rubus delavayi Franch.,以叶、根、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酸,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山马豆根

    药材名称山马豆根拼音Shān Mǎ Dòu Gēn别名山豆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云南野豇豆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云南野豇豆,又名

  • 落新妇

    《中药大辞典》:落新妇药材名称落新妇拼音Luò Xīn Fù别名小升麻(《本草拾遗》),术活(《四川中药志》),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贵州草药》)。红升麻、马尾参、野开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

  • 白花蛇舌草

    《中国药典》:白花蛇舌草药材名称白花蛇舌草拼音Bái Huā Shé Shé Cǎo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

  • 天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文草药材名称天文草拼音Tiān Wén Cǎo别名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天文草Spilan

  • 青皮

    《中国药典》:青皮药材名称青皮拼音Qīnɡ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别名四花青皮、个青皮、青皮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 野巴子

    药材名称野巴子拼音Yě Bā Zǐ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原形态直立灌木,

  • 黔羊蹄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黔羊蹄甲药材名称黔羊蹄甲拼音Qián Yánɡ Tí Jiǎ别名马蹄叶来源豆科黔羊蹄甲Bauhinia lecomtei Gagnep.,以叶、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