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杠板归

杠板归

《全国中草药汇编》:杠板归

药材名称杠板归

拼音Gànɡ Bǎn Guī

别名蛇倒退、犁头刺、河白草、蚂蚱簕、急解素、老虎脷、猫爪刺、蛇不过、蛇牙草、穿叶蓼

来源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夏秋植株生长茂盛时采集,晒干。

性味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外用治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杠板归

药材名称杠板归

拼音Gànɡ Bǎn Guī

英文名Herba Polygoni Perfoliati

别名白草、蛇倒退、梨头刺、蛇不过

来源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地上部分。夏季花开时采割,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蓼生草本。茎有棱,红褐色,有倒生钩刺。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近三角形,长4~6cm,宽5~8cm,先端尖,基部近心形或截形,下面沿脉疏生钩刺;托叶鞘近圆形,抱茎;叶柄长,疏生倒钩刺。花序短穗状;苞片圆形;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结果时增大,肉质,变为深蓝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球形,包于蓝色多汁的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灌木丛中或水沟旁。主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贵州。

化学成分含靛甙(indican)、水蓼素(persicarin)、p-香豆酸(p-coumaric acid)阿魏酸、香草酸、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咖啡酸(caffeic acid)。

性味性微寒,味酸。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止咳。用于肾炎水肿、百日咳、泻痢、湿疹、疖肿、毒蛇咬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密花美登木

    药材名称密花美登木拼音Mì Huā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Crown-flowered Mayte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密花美登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

  • 红郎伞

    药材名称红郎伞拼音Hónɡ Lánɡ Sǎn别名个则王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海南苹婆或假苹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erculia hainanensis Merr. etChun2.S

  • 云南紫珠

    药材名称云南紫珠拼音Yún Nán Zǐ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

  • 鸡子黄

    《中药大辞典》:鸡子黄药材名称鸡子黄拼音Jī Zǐ Huánɡ别名鸡卵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

  • 铧尖草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

  • 黄蜀葵

    药材名称黄蜀葵拼音Huánɡ Shǔ Kuí别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伞、棉花蒿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以根、叶、

  • 乌梅

    《中国药典》:乌梅药材名称乌梅拼音Wū Méi英文名FRUCTUS MUME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Sieb .et Zuc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朴消

    《中药大辞典》:朴消药材名称朴消拼音Pǔ Xiāo别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来源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药材名称天仙果拼音Tiān Xiān 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以根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