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旱田草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

药材名称旱田草

拼音Hàn Tián Cǎo

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

来源玄参母草属植物旱田草Lindernia ruellioides (Colsm.)Penne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闭经,痛经,胃痛,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疼痛,蛇咬伤,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旱田草

药材名称旱田草

拼音Hàn Tián Cǎo

别名鸭嘴癀调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地下茶、龟药、锯镰草、田素香、定经草、菜瓜香、白花仔、双头镇、八十缺、锯齿草、鸭舌癀、耳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 Penne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15cm。茎柔弱,少直立,多分枝而长蔓,节上生根,近无毛。叶对生;柄长3-20mm,基部多少抱茎;叶片长圆形、椭圆表、卵状长圆形或圆形,长1-4cm,宽0.6-2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明显的急尖细锯齿,无芒刺,两面被粗涩的短毛。总状花序顶生,花2-10朵;苞片披针状条形;花梗短,向顶端渐粗而连于萼,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无毛;花冠紫红色,花冠管圆柱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扩展,3裂,裂片几相等;雄蕊4,前方2枚不育,后方2枚能育,无附属物;花柱有宽而扁的柱头。蒴果圆柱形,长1.5-2cm,比宿萼长约2倍。种子椭圆形,褐色。花期6-9,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平原、山谷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胃痛;乳痈;瘰疬;跌打损伤;蛇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邺服。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药材名称凤仙花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

  • 李树叶

    《中药大辞典》:李树叶药材名称李树叶拼音Lǐ Shù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

  • 罗勒根

    《中药大辞典》:罗勒根药材名称罗勒根拼音Luó Lè Gēn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根。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小儿黄烂疮,烧灰敷之。"摘录《中

  • 刺玫花

    《中药大辞典》:刺玫花药材名称刺玫花拼音Cì Méi Huā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经过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

  • 三叶金锦香

    药材名称三叶金锦香拼音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叶金锦香的根及果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maire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

  • 曼陀罗根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

  • 点腺过路黄

    药材名称点腺过路黄拼音Diǎn Xiàn Guò Lù Huánɡ别名女儿红、露天过路黄、露天金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点腺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hemsle

  • 麻布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麻布七药材名称麻布七拼音Má Bù Qī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 猪脾

    《中药大辞典》:猪脾药材名称猪脾拼音Zhū Pí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

  • 白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药材名称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