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无患树蔃

无患树蔃

《中药大辞典》:无患树蔃

药材名称无患树蔃

拼音Wú Huàn Shù Qiánɡ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能主治治外感发热,咳嗽,吐血,白浊,白带。

①《岭南采药录》:"吐血,合瘦猪肉煎汤饮。"

②《南宁市药物志》:"为蛇伤要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

复方①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无患树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双单鹅喉:无患树蔃三两。捣烂或切片,煎水含漱。

⑧治白浊、白带:无患树蓣四两。晒干,煮鸡食。

④治毒蛇咬伤:无患树蔃一两,黄牛木根一两,六月雪根五钱,山芝麻五钱,生蕹菜头四两。煎服。(②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无患树蔃

药材名称无患树蔃

拼音Wú Huàn Shù Qiánɡ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Soapberry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无患子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多米。嫩枝绿色,无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种子球形,黑色,坚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境分部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各地寺庙、庭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性味苦;辛;凉

归经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解毒化湿。主外感发热;咳喘;白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吐血,合瘦猪肉煎汤饮。

2.《南宁市药物志》:为蛇伤要药。

3.《岭南采药录》:治外感发热,伤风咳嗽,劳伤咳血,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草

    《中药大辞典》:苦草药材名称苦草拼音Kǔ Cǎo出处《纲目》来源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原形态沉水、无茎草本,有匍枝。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短因水的深浅而定,长的达2米,短的不及15厘米,宽约8毫

  • 三叶崖爬藤

    药材名称三叶崖爬藤拼音Sān Yè Yá Pá Ténɡ别名毒葡萄。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

  • 三轮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轮蒿药材名称三轮蒿拼音Sān Lún Hāo别名白头蒿来源菊科三轮蒿Anaphalis bicolor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圆叶碱毛茛

    药材名称圆叶碱毛茛拼音Yuán Yè Jiǎn Máo Gèn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索登木巴治火烧伤,本品生长在沼泽和浸泡皮张的水池中。《形态比喻》记载:索登木巴生长在水中,叶有三尖,状如木钻,花白色

  •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拼音Niú Shé Tou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多叶花椒

    药材名称多叶花椒拼音Duō Yè Huā Jiāo别名小叶刺椒(《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多叶花椒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状灌木。枝圆柱形,无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

  • 草泽泻

    药材名称草泽泻拼音Cǎo Zé Xiè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草泽泻,多年生沼生草

  • 鬼灯笼根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根药材名称鬼灯笼根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别名土骨皮(《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秋季采。性味苦,寒。①《本草求原》:&qu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白蜡树皮

    药材名称白蜡树皮拼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原形态白蜡树,又名:青榔木、白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