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岩筋菜

岩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筋菜

药材名称岩筋菜

拼音Yán Jīn Cài

来源岩梅科岩筋菜属植物岩筋菜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Shortia thibetica (Decne.)Frach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散寒,平喘。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筋菜

药材名称岩筋菜

拼音Yán Jīn Cài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岩梅科植物白奴花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茎扭曲或具短的地上茎,顶端具狭卵状披针形的鳞片。叶基生,革质,倒卵状匙形,长6~10厘米,全缘,有网脉,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两面光滑;叶柄粗壮,带红色,基部半抱茎。花为总状花序式的头状花序,顶生;有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梗细长,稀被短曲柔毛;萼有鳞片状的苞片,5深裂;花冠5裂,裂片倒卵形,全缘,覆瓦状排列;雄蕊5,另有5枚退化,匙形,被毛,雄蕊合生成一环,生于花冠的基部;子房上位,3室,花柱1,柱头盘状。蒴果。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林中阴暗处。分布西藏、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散寒,平喘。治感冒风寒咳嗽,劳伤,哮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筋菜

药材名称岩筋菜

拼音Yán Jīn Cài

别名白奴花、岩菠菜石莲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岩梅科植物岩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Shortia thi-betica (Decne.)Franch.;Berneuxia yunnanensis L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茎长,近直立,粗3-4mm,有宽卵状鳞片,顶端发出6-10片成莲座状的叶丛。叶基生;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略超过叶片;叶片革质,倒卵状匙形,长约5-10cm,宽2.5-3.5cm,先端宽钝形,有凸尖,向基部渐狭成狭楔形并下延于叶柄,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脉两面不甚明显,全缘。花葶长往往几等于叶,花后伸长,有花8-12朵,成伞形总状花序;花梗长6-11mm,常带红色,有短硬毛,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花白色,两性;萼片5,卵形,长4-5mm,宿存;花冠钟状,5深裂,裂片舌形;雄蕊5,花丝颇宽,下都有微睫毛,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扁球形,3室,花柱单一,长等于花冠(在果期伸长到9mm)蒴果圆球形,直径3mm,包于萼内。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岩筋菜素(berneuxin),21-巴豆酰基玉蕊皂甙元(21-tigloylbarringtogenol)C,2α,3α-二羟基熊果酸(2α,3α-dihydroxyursolic acid)和2α,3β-二羟基熊果酸(2α,3β-dihydroxyursolic acid)[1]。

根中含有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B,22,23-二氢菠菜甾酮(22,23-dihydrospinasterone),菠菜甾醇(spinasterol)及22,23-二氧菠菜甾醇(22,23-dihydrospinasterol)[2]。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追风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追风伞药材名称追风伞拼音Zhuī Fēnɡ Sǎn别名四块瓦[四川]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伞叶排草Lysimachia trientaloides Hems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

  • 棘叶

    《中药大辞典》:棘叶药材名称棘叶拼音Jí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叶。化学成分含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蜡醇、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药理作用酸枣叶子具有麻

  • 草灵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灵芝药材名称草灵芝别名八股绳、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来源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ms.,以全株入药。秋季

  • 苘麻子

    《中国药典》:苘麻子药材名称苘麻子拼音Qǐnɡ Má Zi英文名SEMEN ABUTILI别名青麻子、野棉花子、白麻子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i Me

  • 地蔷薇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蔷薇药材名称地蔷薇拼音Dì Qiánɡ Wēi别名直立地蔷薇、茵陈狼牙来源蔷薇科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 焰爵床

    《全国中草药汇编》:焰爵床药材名称焰爵床别名禾木张[傣语]来源爵床科焰爵床Phlogacanthus curviflorus (Wall.)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钉头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钉头果药材名称钉头果来源萝藦科钉头果Gomphocarpus fruticosus (L.) R. Brown,以全株、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北、云南有栽培。功能主治全株:浸剂治小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三果木皮

    药材名称三果木皮拼音Sān Guǒ M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三果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arjuna (Roxb.) Bedd.[Pentaptera arj

  • 小败火草

    《中药大辞典》:小败火草药材名称小败火草拼音Xiǎo Bài Huǒ Cǎo别名贡布区敦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