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枇杷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

药材名称山枇杷

拼音Shān Pí Pá

别名枇杷、川鄂冬青

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 franchetiana Loes.,以入药。

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南。

性味涩,平。

功能主治降气平喘,敛肺止咳。主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

药材名称山枇杷

拼音Shān Pí Pá

别名枇杷(《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山枇杷果实。夏,秋间采集。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6米。小枝黑褐色,当年的枝有棱角。叶互生,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7~12.6厘米,宽1.7~3.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叶柄长6~12毫米。花白色,芳香,4数;雄花1~3朵成聚伞小花序,花冠轮状;不孕雌蕊圆锥形,先端钝形。雌花单1,花萼杯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尖或圆形,长1毫米,有稀疏的硬毛;花瓣长椭圆状卵形,长2毫米;不孕雄蕊较花冠为短;雌蕊与花冠等长,子房卵形,柱头盘状,4裂,冠形。果球形,柱头宿存,成熟时红色,直径6毫米,有纵沟;分核4颗。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叶(山枇杷叶)、根(山枇杷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区疏林阳处。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治瘰疬痒子,风湿麻木。"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

用法用量内服:炖肉,7~10枚。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枇杷

药材名称山枇杷

拼音Shān Pí Pá

英文名Fruit of Franchet Holly

别名枇杷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franchetiana Lose.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拣净杂质,去果柄,晒干。

原形态山枇杷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6m。小枝黑褐色,当年枝有纵棱。叶互生;叶柄长6-12m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至倒披外形,长7-12.5cm,宽1.7-3.5cm,边缘有细锯齿,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花白色,芳香4数;雄花1-3朵成聚伞小花序,不孕雄蕊圆锥形,先端钝形;雌花单一,花萼杯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尖成圆形,长约1mm,有稀疏的硬毛,花瓣长椭圆状卵形,长约2mm,不孕雄蕊较花冠短,雌蕊与花冠等长,子房卵形,柱头盘状,4裂。果球形,柱头宿存,成熟时红色,直径约6mm,有纵沟;分核4颗。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长山区疏林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辛;平

归经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消肺;通乳;祛风。主瘰疬;乳少;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炖肉。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瘰疬痒子,风湿麻木。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鲎胆

    《中药大辞典》:鲎胆药材名称鲎胆拼音Hòu Dǎn别名鲎鱼胆(《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胆或胆汁。功能主治《纲目》:"治大风癞疾,杀虫。"用法用量

  • 青竹蛇

    《中药大辞典》: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青竹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原形态全长50~80厘米。头部

  • 浆果苋

    药材名称浆果苋别名九层风、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 amaranthoides (Lam.)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淡,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 泽藓

    药材名称泽藓拼音Zé Xiǎn英文名damp moss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泽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notis fontan

  • 酒饼婆

    《中药大辞典》:酒饼婆药材名称酒饼婆拼音Jiǔ Bǐnɡ Pó别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叶或根。原形态紫玉盘,又名:油椎,酒饼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药材名称海月壳拼音Hǎi Yuè Ké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性味《本草从新》:&qu

  • 五加皮

    《中国药典》:五加皮药材名称五加皮拼音Wǔ Jiā Pí英文名CORTEX ACANTHOPANACIS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

  • 黄水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茄药材名称黄水茄别名黄果珊瑚、野茄、丁茄、黄天茄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黄刺茄Solanum coagulans Forsk.[S. sanctum L.],以根、叶及果入药。夏秋采根

  • 小米草

    《中药大辞典》:小米草药材名称小米草拼音Xiáo Mǐ 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