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大黄(波叶大黄)

山大黄(波叶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波叶大黄)

拼音Shān Dài Huánɡ

别名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根茎。春、秋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茎肥厚,表面黄褐色。茎粗壮,直立,具细纵沟纹,无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长10~1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稍有毛;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长卵形,暗褐色,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白绿色;苞小,肉质,内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关节;花被6片,卵形,2轮,外轮3片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治黄疸,便秘,经闭,痈肿疔毒,烧烫伤。"

②《内蒙古中草药》:"泻实热,通大便,破积滞,行瘀血。(生用峻下,炒用缓下,炒炭止血)。治大便热结,痄腮,内外诸痈,跌打损伤,汤火伤;瘀血肿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

复方①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②治黄疸性肝炎(湿热黄疸):㈠山大黄二钱,茵陈八钱,龙胆草三钱。水煎服。㈡山大黄四钱,茵陈-两,问荆五钱,车前草五钱。水煎服。一日二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③治急性阑尾炎:山大黄金银花蒲公英、丹皮、桃仁川楝子。水煎服。

④治急性肠梗阻:山大黄枳壳厚朴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水煎服。

⑤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山大黄柴胡黄芩蒲公英木香郁金、元胡。水煎服。

⑥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山大黄当归各等分研末。每服四钱,一日二次,酒调服。"

⑦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山大黄寒水石赤石脂各等分加冰片2%,共研末,混合撒患处。(②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⑧治口疮糜烂:山大黄、枯矾各等分,研末擦,吐涎。(《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芦竹笋

    《中药大辞典》:芦竹笋药材名称芦竹笋拼音Lú Zhú Sǔ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 野粟

    药材名称野粟拼音Yě S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谷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deniculata(Lam.)Beauv.采收和储藏:谷粒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莠狗尾草,多年

  • 河豚鱼肝油

    《中药大辞典》:河豚鱼肝油药材名称河豚鱼肝油拼音Hé Tún Yú Gān Yóu出处《辽宁医学》210:467,1966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

  • 白松塔

    《中药大辞典》:白松塔药材名称白松塔拼音Bái Sōnɡ Tǎ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出处《山西中草药》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秋采收,晒干。原形态白皮松,

  • 槲寄生

    《中国药典》:槲寄生药材名称槲寄生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

  • 海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人草药材名称海人草拼音Hǎi Rén Cǎo别名鹧鸪菜、海仁草来源藻类红藻门海人草Digenia simplex C. Ag.,以叶状体入药。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为一种含氮

  • 三匹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匹叶药材名称三匹叶拼音Sān Pǐ Yè别名豆角柴来源豆科三匹叶Campylotropis cavaleriei (Levl.)C. Y. Wu[C. velutina

  • 鱼草

    《中药大辞典》:鱼草药材名称鱼草拼音Yú Cǎo别名车轴藻(《中国植物图鉴》)。出处《山西医药》7:6~9,1972来源为轮藻科植物脆轮藻的全草。原形态水生绿色藻类,高10~50厘米,以分叉

  • 逆阿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逆阿落药材名称逆阿落拼音Nì ā Luò来源蓼科逆阿落Polygonum periginatoris Pau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 韶子

    《中药大辞典》:韶子药材名称韶子拼音Sháo Zǐ别名山韶子(《桂海虞衡志》),毛荔枝(《植物名实图考》),毛召(《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韶子的果实。夏季采收。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