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金挖耳

小金挖耳

药材名称小金挖耳

拼音Xiǎo Jīn Wā ěr

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 carpesium

别名茄叶细辛、小野烟散血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金挖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minus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花金挖耳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常呈紫色,疏生长柔毛或下部毛脱落。叶柄短工近无柄;茎下部叶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0cm,宽1-1.5cm,先端渐尖工稍尖,基部狭成长叶柄,边缘有疏硬小齿;上部叶渐小,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上面有疏短糙毛,下面疏生长柔毛。头状花序小,直径3-5(-7)mm,单生于茎枝顶端,直立或有时下垂;花梗细长,有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基部常有2-3个不等长的小苞片;总苞宽钟状;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中层和内层长圆形,稍撕裂;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圆柱形,3-4齿裂;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先端有5个裂片。瘦果长约1.8mm,近圆柱状,先端有短喙,有腺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灌丛中或山坡路旁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基部紫褐色,密被卷曲柔毛。叶披针形至椭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渐狭。叶片绿色,两面均有腺点状突起,触之有粗糙感,叶缘有明显的疏锯齿或全缘。叶柄与叶片中肋通常带紫色,被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苞叶条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总苞钟状,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干膜质。气香,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清热凉血。主吐血;咯血;尿血;血崩;无名肿毒;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麻疹、痈疮、溃疡、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五加皮

    药材名称毛五加皮拼音Máo Wǔ Jiā Pí别名红毛五加皮、刺五甲、刺甲皮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糙叶藤五加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lercorrhiazus (Ol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西洋参

    《中国药典》:西洋参药材名称西洋参拼音Xī Yánɡ Shēn英文名RADIX PANACIS QUINQUEFOLI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 没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没药药材名称没药拼音Mò Yào别名末药、明没药来源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C. molmol Engl.]及同属

  • 灵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灵香草药材名称灵香草拼音Línɡ Xiānɡ Cǎo别名零陵草、广零陵香、驱蛔虫草、满山香、熏衣草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

  • 护耳草

    药材名称护耳草别名大奶汁藤、打不死来源萝藦科护耳草Hoya fungi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治风湿跌打,脾肿大,吐血,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榉树

    药材名称榉树拼音Jǔ Shù别名大叶榉来源榆科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淮河流域至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性味苦

  • 独角莲

    药材名称独角莲拼音Dú Jiǎo Lián别名野半夏(《江西民间草药》),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泉州本草》)。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

  • 杨梅树皮

    《中药大辞典》:杨梅树皮药材名称杨梅树皮拼音Yánɡ Méi Sh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春初,剥取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

  • 斩龙剑

    药材名称斩龙剑拼音Zhǎn Lónɡ Jiàn别名草本威灵仙(李承祜《药用植物学》),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辽宁经济植物志》)。出处《沈阳药学院学报》3:8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