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洋紫苏

小洋紫苏

药材名称小洋紫苏

拼音Xiǎo Yánɡ Zǐ Sū

别名假回菜、双飞蝴蝶桂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肉叶鞘蕊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carnosiolius(Hemsl.)Dunn[Plectranthus carnosifoliu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肉叶鞘蕊花,多处生肉质草本,高级我30cm。茎直立,多分枝,幼时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压扁状,多少具翅;叶片肉抽,宽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3.5cm,先端钝或圆,基部截形或近圆形,边比缘具疏圆齿,两面略带紫色或紫色,被毛并具腺点。轮伞花序多花,排列总状圆锥花序,长达18cm,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苞片倒卵形,长约4mm,先端具小尖头,外面齿腺微柔毛及腺点;花萼卵状钟形,长约2.5mm,外面具腺微柔毛及腺点,果时增大长达8mm,萼齿5,近等长,后齿特别增大,三角状卵圆形,果时外反,其余4齿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浅或深紫色,外被微柔毛,长约1.2cm,上唇4浅裂,外反,下唇全缘,伸长,凹陷成舟形,基部狭;雄蕊4,内藏花丝基部合生或鞘状,包围花柱基部柱头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卵状圆形,黑棕色,光滑。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山林中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疳杀虫。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疥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枇杷叶

    《中药大辞典》:山枇杷叶药材名称山枇杷叶拼音Shān Pí P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冬青科植物山枇杷的叶片。性味性平,味涩,无毒。功能主治健胃,平喘。治风热鼻塞、

  • 陈仓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药材名称陈仓米拼音Chén Cānɡ 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 sativa 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药材名称囊距翠雀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 brunnonianum R

  • 芭蕉油

    《中药大辞典》:芭蕉油药材名称芭蕉油拼音Bā Jiāo Yóu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

  • 露蜂房

    《中药大辞典》:露蜂房药材名称露蜂房拼音Lù Fēnɡ Fánɡ别名蜂肠(《本经》),革蜂窠(《雷公炮炙论》),百穿、蜂剿(《别录》),大黄蜂窠(《蜀本草》),紫金沙(《圣济总录》

  • 兔皮毛

    《中药大辞典》:兔皮毛药材名称兔皮毛拼音Tù Pí Má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皮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功能主治治灸疮

  • 刺郎果

    药材名称刺郎果拼音Cì Lánɡ Guǒ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 梓白皮

    《中药大辞典》:梓白皮药材名称梓白皮拼音Zǐ Bái Pí出处《本经》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原形态梓(《本经》),

  • 大泡通叶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叶药材名称大泡通叶拼音Dà Pào Tōnɡ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

  • 驴肉

    《中药大辞典》:驴肉药材名称驴肉拼音Lǘ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原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体形如马而较小,成横的长方形。头大,眼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