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头巾草

头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巾草

药材名称头巾草

别名并头黄芩山麻

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治肝炎,阑尾炎,跌打损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头巾草2两,捣汁加酒服,药渣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头巾草

药材名称头巾草

拼音Tóu Jīn Cǎo

别名山麻子、半枝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并头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并头黄芩,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12-36cm,四棱形,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叶具短柄,柄长1-3mm;叶片三角状狭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8cm,宽0.4-1.4cm,上面无毛,下面沿脉上疏被小 柔毛,有时几无毛,具多数凹腺点。花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内,偏向一侧;花萼长3-4mm,盾片高约1mm,果时均明显增大;花冠蓝紫色,长2-2.2cm,花冠筒基部前方浅囊状膝曲,下唇中裂圆状卵形;雄蕊4,二强;花盘前方隆起;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坚果椭圆形,具瘤,腹髯近基部具果脐。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坡或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白杨素(chrysin),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chrysin-7-O-β-D-glucuronide)。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肝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乳腺炎;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向日葵花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花药材名称向日葵花拼音Xiànɡ Rì Kuí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蕾,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

  • 石菖蒲

    《中国药典》:石菖蒲药材名称石菖蒲拼音Shí Chānɡ Pú英文名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别名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

  • 滇藁本

    药材名称滇藁本拼音Diān Gǎo Běn别名黑藁本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藁本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delau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

  • 红雪柳

    药材名称红雪柳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 tali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 天星藤

    药材名称天星藤别名骨碗藤、鸡脚果、大奶藤来源萝藦科天星藤Graphistemma pictum (Champ.) Benth. et Hook. f. ex Maxi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望江青

    药材名称望江青拼音Wànɡ Jiānɡ Qīnɡ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

  • 七叶一把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叶一把伞药材名称七叶一把伞拼音Qí Yè Yì Bǎ Sǎn别名倒卵叶六驳来源樟科黄肉楠属植物倒卵叶黄肉楠Actinodaphne obo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