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板山蚤缀

大板山蚤缀

药材名称大板山蚤缀

拼音Dà Bǎn Shān Zǎo Zhuì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tapanshanensis Tsui

采收和储藏:6-7月采集全草,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10cm。茎簇生,下部具柔毛,上部具黑色腺柔毛。茎下部的叶鳞片状,长3-4mm,宽1-1.5mm;茎上部的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0.5-1.5cm,宽1.5-5mm,先端急尖,边缘近先端具稍硬柔毛,基部狭窄,中肋显着。聚伞花序,1-3花;花梗长0.5-1.5cm,密被黑色腺柔毛;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长5-8mm,宽2-3mm,先端急尖,边缘狭膜质,2轮,内轮仅背面中部被黑色腺柔毛,而外轮则背面和边缘均被黑色腺柔毛;花瓣5,倒卵形,长0.7-1cm,宽约4mm,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白色;雄蕊10,花丝扁,纤细,长5-6mm,花药黑紫色;子房椭圆形,具柄,长约2mm,含6-8(-13)枚胚珠,花柱2,长2.5mm。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4400m的高山草甸或高山砾石带。

资源分布:产于青海黄南、海北等地。

性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风湿热痹;腹水;小便不利;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叶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叶木蓝药材名称三叶木蓝别名地蓝根来源豆科三叶木蓝Indigofera trifoli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 《中药大辞典》:莺药材名称莺拼音Yīnɡ别名黄鸟、仓庚(《诗经》),皇、商庚、鵹黄,楚雀(《尔雅》),青鸟(《左传》),鸧鹦(《易通卦验》),黄鹂鹠、黄莺、黄袍(陆玑《诗疏》),黄伯劳(《纲目》)。出

  • 长叶竹根七

    药材名称长叶竹根七拼音Chánɡ Yè Zhú Gēn Qī别名黄精、三子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长叶竹根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sporopsis longifolia Craib采收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 石链子

    药材名称石链子拼音Shí Liàn Zi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Bulbophyllum别名麦斛、牛虱子、小绿芨、果上叶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

  • 秤砣梨根

    《中药大辞典》:秤砣梨根药材名称秤砣梨根拼音Chènɡ Tuó Lí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种植物革叶猕猴桃的根。秋季采挖。性味性温,味苦。功能主治行气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惊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药材名称惊风草拼音Jīnɡ Fēnɡ Cǎo别名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来源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

  • 见血封喉

    药材名称见血封喉拼音Jiàn Xuè Fēnɡ Hóu别名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见血封喉的乳汁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aris toxicaria(Pers.)L

  • 粗棕竹根

    药材名称粗棕竹根拼音Cū Zōnɡ Zhú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粗棕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robusta Burre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出须根,洗净,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