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南苏

大叶南苏

药材名称大叶南苏

拼音Dà Yè Nán Sū

别名小南苏、金竹标、青竹标、小过山龙爬树龙过江龙爬山虎大青竹标、小石芝藤、万年青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大叶南苏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hidophora peepla(Roxb.)Schott[Pothos peepla Roxb.;Scindapsus peedla Scho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大叶南苏,附生藤本。茎粗8-12mm,淡绿色,节间长2-5cm,生肉质气生根,贴附于石壁或树皮上。分枝常较短,多数。叶柄年10-20cm,腹面具槽,背面圆形,淡绿色,上部关节长8-12mm,叶鞘基部扩大;叶片亚革质,长圆形、椭圆状长圆形,稀卵状长圆形,全缘,长8-25cm,宽4-llcm,先端骤狭渐尖或锐尖,基部圆形;中肋背面隆起,侧脉多数,密集,斜伸而后向上弧曲,细脉网结。花序顶生,序柄粗壮,长8-10cm,直立,顶部下弯,基部有长6-7cm的宽线形膜质苞片,早落;佛焰苞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9cm,先端具长约1cm的喙,外面污黄色,内面污黄带红色;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长5.5-8cm,为佛焰苞全长的4/5以上,粗l-1.2cm,苍白色或污黄色,稀青紫色;雄蕊比雌蕊短,花丝宽,两头稍狭,花药椭圆形,钝,稍外露;子房角柱状,长宽2mm,顶端四边形或六边形,柱头小,长圆形,略凸起。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800-2800m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坡庙宇林的树干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润肺止咳。主心绞痛;跌打肿痛;骨折;风湿疼痛;肢体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次3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云南中草药》:“忌牛、羊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女贞皮

    《中药大辞典》:女贞皮药材名称女贞皮拼音Nǚ Zhēn Pí别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树皮。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浸酒,补腰

  • 菰根

    《中药大辞典》:菰根药材名称菰根拼音Gū Gēn别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性味甘,寒。①《养生要集》:"味甘,平。&q

  • 黑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药材名称黑老虎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Kadsura coc

  • 沙漠嘎

    药材名称沙漠嘎拼音Shā Mò Gā别名沙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差把嘎蒿的嫩枝叶。春、夏割取嫩枝,晒干。原形态半灌木,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匍匐于沙面,遇

  • 凤凰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凰衣药材名称凤凰衣拼音Fènɡ Huánɡ Yī来源雉科动物鸡Gallus gallus domosticus Brisson所产卵孵化小鸡后鸡蛋壳的内膜。性

  • 水前草

    药材名称水前草拼音Shuǐ Qián Cǎo别名水萝卜、蔊菜、叶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沼生蔊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rippa islandica(Oed.)Borb.[R.pal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黄花苜蓿

    药材名称黄花苜蓿拼音Huánɡ Huā Mù Xu别名苜蓿草、野苜蓿、黄苜蓿、花苜蓿来源豆科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化

  • 海南砂仁

    药材名称海南砂仁拼音Hǎi Nán Shā Rén英文名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别名海南壳砂仁、壳砂来源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

  • 猪胰

    《中药大辞典》:猪胰药材名称猪胰拼音Zhū Yí出处《药对》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本草图经》:"寒。"②《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