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壁钱

壁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钱

药材名称壁钱

拼音Bì Qián

别名壁茧、壁蟢窝

来源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得。

性味咸、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牙龈溃疡,鼻衄及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1~3个。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壁钱

药材名称壁钱

拼音Bì Qián

别名蟏蛸(《诗经》),长踦(《尔雅》),蟢子(《刘子新论》),壁镜、壁虫(《纲目》),壁蟢(《外科全生集》)。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壁镜科动物壁钱全虫

原形态体扁,灰褐色。头胸部呈心脏形。头端下面有小口,适于吮吸。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的背面前端,分为2列。附肢8对,第一对螯状,第二对为脚须,似触角,雄性者末节膨大而成交配器;其他4对,为步足,等长,易脱落。腹部卵圆形,有许多小黑点。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

生境分部营单独生活,夜出捕虫。秋季在墙壁上抽丝织造白色卵囊,扁圆如钱,常守护其上。

炮制采得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炒干用。

性味咸,平。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③《医林纂要》:"酸咸,寒。"

功能主治治喉痹,牙疳,鼻衄,痔疮下血,金疮出血。

①《本草拾遗》:"主鼻衄及金疮、下血不止。捺取虫汁点疮上及鼻中。亦疗外野鸡病(痔疮)下血。"

②《日华子本事》:"治小儿吐逆。敷瘘疮。"

③《纲目》:"治大人小儿急疳,牙蚀腐臭。以壁钱同人中白等分烧研贴之。又主喉痹。"

④《医林纂要》:"治小儿急惊,捣之和白汤服。"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研末敷或吹喉。

复方①治白喉、扁桃体炎、牙疳、口舌腐烂:壁钱一个,青黛五分,冰片五分,人指甲五分。共研细,吹喉。(《吉林中草药》)

②治扁桃体炎:壁钱十个,焙干,研末,吹喉。(《吉林中草药》)

③治喉痹乳蛾:壁钱幕七个,活壁钱两枚,拈作一处,白矾七分,化开,以壁钱入矾中,烧存性,出火毒,为末,吹喉。(《纲目》)

④治鼻衄:壁钱煅存性研束,以棉花蘸塞鼻孔。(《泉州本草》)

⑤治诸疮出血:壁钱煅存性,合冰片少许,研末敷伤口。(《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壁钱

药材名称壁钱

拼音Bì Qián

英文名spider

别名壁镜、壁虫、壁蟢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壁钱虫,似蜘蛛,作自幕如钱,在暗壁间。

2.《纲目》:壁钱,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蜕壳,其膜色光白如茧。

来源药材基源:为壁钱科动物华南壁钱和北国壁钱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Uroctea compactilis(L.Koch)2.Uroctea Lesserti Schenkel

采收和储藏:全年皆可捕捉,捕得虫体后,用开水烫死,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华南壁钱,体扁平,全体密生细毛。头胸部的横径长过直径。头的背面有4对单眼,分为2列。胸甲广阔,心形,腹部亦似心形。体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规则的浅黄色斑纹;背正中央有4个黑褐色圆斑,周缘白色。头胸部浅棕色。有4对长脚,颜色较头部略浅。腹部灰黑色。腹面有生殖孔,上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

2.北国壁钱,体长8-11mm,全体深褐色,雌蛛大于雄蛛。头胸部短于腹部,深褐色,略呈肾形,宽度大于长度。腹部颜色较深,略呈五角形,长度大于宽度,其上有7个黄白色圆形斑点。步足深褐色,粗健。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老住宅的墙壁、屋角、门背等地方。结扁圆如钱币的白色网,网周引出许多放射状触丝,昼伏夜出,捕食昆虫。

2.生活于屋角、窗角和墙壁等处。结巢略呈圆形,巢分两层为其产卵及隐蔽之所,白天隐匿巢中,夜出捕食昆虫。

资源分布:1.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1)华南壁钱,体扁平,全体密生细毛。头胸部横径较直径长。头的背面有单眼4个,分为2列。胸甲和腹部皆为心形,足常残缺。头胸部浅棕色,体灰褐色,背面有一圈不规则的浅黄色斑纹。腹部灰黑色,体轻,质脆。气微,味微咸、苦。

(2)北国壁钱,体呈卵圆形,深褐色,长0.8-11cm,被短毛,头胸部短于腹部,步足长于体长,腹部心形,黑色,有7个黄白色圆形斑点,体轻,质脆。气微,味微咸、苦。

炮制1.辟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

2.焙壁钱,取净壁钱置适宜容器内,用文火焙干,取出,放凉。

性味味咸;微苦;性凉

归经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定惊;止血。主喉痹;乳蛾;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小儿急惊;鼻衄;痔疮下血;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捣碎或研末,3-5个。外用:适量,捣汁涂,研末撒或吹喉。

复方①治白喉、扁桃体炎、牙痛、口舌腐烂壁线一个,青黛五分,冰片五分,人指中五分。共研细,吹喉。(《吉林中草药》)②治扁桃体炎:壁钱十个,焙干,研末,吹喉。(<吉林中草药》)③治喉痹乳娥: 壁钱幕七个,活壁钱二枚,拈作一处,白矾七分,化开,以壁钱入矾中,烧存性, 出火毒,为末,吹喉。(《纲目》)④治鼻衄:壁钱煅存性研末,以棉花藏塞鼻孔。(《泉州本草》)⑤治诸疮出血:壁钱煅存性,合冰片少许,研末敷伤口。(《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鼻衄及金疮、下血不止。捺取虫汁点疮上及鼻中。亦疗外野鸡病(痔疮)下血。

2.《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吐逆。敷屡疮。

3.《纲目》:治大人小儿急疳,牙蚀腐臭。以壁钱同人中白等分烧研贴之。又主喉痹。

4.《医林纂要》:治小儿急惊,捣之和白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脖子药

    《中药大辞典》:大脖子药药材名称大脖子药拼音Dà Bó Zi Yào出处《贵州民间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歪冠苦苣苔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茎黑

  • 太平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平莓药材名称太平莓拼音Tài Pínɡ Méi来源蔷薇科太平莓Rubus pacificus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竹叶椒根

    《中药大辞典》:竹叶椒根药材名称竹叶椒根拼音Zhú Yè Jiāo Gēn别名散血飞、见血飞(《贵州民间药物》),土花椒根(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局《医药通讯》(1):35,1972)

  • 过路惊

    药材名称过路惊拼音Guò Lù Jīnɡ英文名Fourangled Bred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quadrang

  • 山慈姑花

    药材名称山慈姑花拼音Shān Cí Gū Huā别名金灯花(《本草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花。功能主治(纲目》:"治小便血淋涩痛。"复方治血

  • 麻花

    《中药大辞典》:麻花药材名称麻花拼音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性物质,其中

  • 山鸡

    药材名称山鸡拼音Shān Jī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原鸡的肉。原形态为家鸡的远祖,形似家鸡而较小,体长约60厘米。肉冠、肉垂以及裸出的脸和喉均赤红色。虹膜红褐色或橙黄色。雄者头和颈的羽毛在前为

  • 毒芹

    药材名称毒芹拼音Dú Qín别名走马芹、野芹菜花来源伞形科毒芹属植物毒芹Cicuta virosa L.,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鲜用。性味辛、微甘,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外用拔毒,

  • 《中药大辞典》:蚶药材名称蚶拼音Hān别名魁陆(《尔雅》),魁蛤、复累、瓦屋子(《说文》),蚶子(《岭表录异》),伏老(《本草图经》),血蚶、毛蛤(《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蚶科动物魁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