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红子根

地红子根

《中药大辞典》: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红子。

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80厘米。枝横张开展,有平贴短柔毛。单叶互生,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6毫米,先端圆,有凸尖头,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有少数平贴的毛。花淡红色,几无柄,1-2朵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萼筒管形,先端5裂,外被柔毛;花瓣5;雄蕊约15枚;花柱2。梨果状核果,卵形或球形,长约5毫米,熟时红色,内有3核。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酸涩。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

复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②治红痢:地红子根一两。煎水服。

③治吐血:地红子根二两。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红子根

药材名称地红子根

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英文名Root of Ground Cotoneaster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落叶或半常绿平铺灌木,高不超过50cm。小枝圆柱形,黑褐色。叶互生;叶柄极短,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叶片近圆形或宽楔椭圆形,较小,长6-8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疏平贴柔毛。花1-2朵;萼筒钟状,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钝圆,粉红色;雄蕊短于花瓣;花柱离生,短于雄蕊。果实椭圆形,长5-6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山岩上或山坡多石地。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酸、涩;凉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主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观音苋根

    药材名称观音苋根拼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观音苋的根。性味《重庆草药》:"味淡,性温,无毒。"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产后停瘀腹痛,

  • 胖大海

    《中国药典》:胖大海药材名称胖大海拼音Pànɡ Dà Hǎi英文名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来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

  • 青箭杆草

    药材名称青箭杆草拼音Qīnɡ Jiàn Gǎn Cǎo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茎马兰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

  • 山荸荠

    药材名称山荸荠拼音Shān Bí Qí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

  • 独脚乌桕

    《中药大辞典》:独脚乌桕药材名称独脚乌桕拼音Dú Jiǎo Wū Ji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秋、冬采挖。原形态白粉藤,又名:白薯藤、白面水鸡、假葡萄。

  • 响铃豆

    药材名称响铃豆拼音Xiǎnɡ Línɡ Dòu别名黄花地丁、小响铃、马口铃来源豆科野百合属植物响铃豆Crotalaria albida Heyne,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碎

  • 鼠李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李药材名称鼠李拼音Shǔ Lǐ别名老乌眼、老鸹眼、臭李子来源鼠李科鼠李属植物鼠李Rhamnus dahurica Pall.,或乌苏里鼠李R. ussuriensis J. Va

  • 毛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木通药材名称毛木通拼音Máo Mù Tōnɡ来源毛茛科毛木通Clematis buchananin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辛、苦,凉。功

  • 金老梅叶

    药材名称金老梅叶拼音Jīn Lǎo Mé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Dasiphora fruticosa(L.)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