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棠花

地棠花

药材名称地棠花

拼音Dì Tánɡ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绣线梅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illia thyrsiflora D.Don

采收和储藏:7-8月花开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绣线梅,灌木,高达2m。小枝细弱,有棱色,红褐色,微被柔毛或近于无毛;冬芽卵形,先端稍钝,红褐色,有2-4枚外露的鳞片,在花枝上叶腋间常2-3芽迭生。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托叶卵状披针形,近花序叶片常呈卵状披针形,有稀疏锯齿,长约6mm,两面近于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近花序叶片常呈卵状披针形,长6-8.5cm,宽4-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通常基部3裂,稀疏柔毛或近于无毛。花两性;顶生圆锥花序,直下面沿叶脉有稀疏柔毛或近于无毛。花两性;顶生圆锥花序,直径6-15.5cm;花梗长约3mm,总花梗和花梗均微被柔毛;苞片小,卵状披针形,内外被毛;花直径约4mm;萼筒钟状,长2-3cm,萼片5,三角形,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微被短柔毛;花瓣 5,倒卵形,长约2mm,白色;雄蕊10-15,花丝短,生于萼筒边缘;子房无毛或在缝上微被毛。蓇葖果长圆形,宿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稀疏长腺毛;种子8-10,卵形,亮褐色,长约1.5mm。花期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产于云南西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圆锥花序,直径6-15cm,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疏柔毛。苞片小,卵状披针形,两面均被毛,花直径约4mm;萼筒钟状,长2-3mm,外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尾湖,与萼筒等长,内外面被疏短柔毛。花瓣倒卵形,黄白色,长2mm。雄蕊10-15,花丝短,着生萼筒边缘。子房无毛或有少数柔毛。气微香,味淡。

功能主治抗痨。主肺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蜂子

    《中药大辞典》:土蜂子药材名称土蜂子拼音Tǔ Fē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幼虫。原形态原动物详"土蜂"条。性味甘。凉,有毒。①《日华子本草》:"凉,有

  • 矩镰荚苜蓿

    《中药大辞典》:矩镰荚苜蓿药材名称矩镰荚苜蓿拼音Jǔ Lián Jiá Mù Xu别名莫桑河(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7~8月采收

  •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拼音Jīn Zhū Liǔ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 木防己花

    药材名称木防己花拼音Mù Fánɡ Jǐ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culus orbiculatus

  • 白花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丹药材名称白花丹拼音Bái Huā Dān别名白雪花、白皂药、山波苓、一见消、乌面马、火灵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来源为蓝雪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

  • 花叶矮沱沱

    《中药大辞典》:花叶矮沱沱药材名称花叶矮沱沱拼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别名地黄连(《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

  • 竹柏根

    药材名称竹柏根拼音Zhú Bǎ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

  • 鹦哥花藤

    药材名称鹦哥花藤别名老鸦花藤来源豆科鹦哥花藤Mucuna wangiana Hu,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

  • 天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韭药材名称天韭拼音Tiān Jiǔ别名茖韭、山葱、茖葱、鹿耳韭来源百合科葱属植物天韭Allium victorial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性味辛、温。功能主

  • 银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银耳药材名称银耳拼音Yín ěr别名白木耳、白耳子来源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以子实体入药。春秋采收,用老斑竹浸猪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