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四叶参

四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叶参

药材名称四叶参

拼音Sì Yè Shēn

别名奶参、羊乳、山海螺、白蟒肉、狗头参、乳头薯、乳薯

来源桔梗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 et Hook.的。野生品秋季白露采挖;栽培品于播种第二年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补虚通乳,排脓解毒。用于病后体虚,乳汁不足,乳腺炎,肺脓疡,痈疖疮疡。

用法用量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四叶参

药材名称四叶参

拼音Sì Yè Cān

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 Lanceolatae

别名海螺、奶参、羊乳、轮叶党参

来源桔梗科植物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 ta(Sieb.et Zucc.)Trautv.的。春、秋季来挖,除去须根,纵切晒干;或蒸后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有乳汁,具特异臭气。茎无毛,有多数短分枝。主茎上的叶互生,细小,短枝上的叶4片簇生,椭圆形或菱状卵形,叶缘有刚毛,背面灰绿色;近无柄。花单生,偶成对生于侧枝端;花萼贴生至于房中部,先端5裂,花冠钟状,5浅裂,黄绿色,内有紫色斑点。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有喙,有宿萼。种子有翼。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沟洼潮湿地带或林缘、灌木林下。主产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贵州、陕西。

性状根纺锤形或圆锥形,多纵剖成两半或块片。表面灰黄色,有较密的环状隆起的皱纹,根头小,有数个茎基或芽痕;纵剖两半的边缘向内卷曲而呈海螺状,剖面黄白色。质轻,折断面类白色。

化学成分含合欢酸(echinocystic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环阿屯醇(cycloartenol)、α-菠甾醇(α-spinasterol)、△7-豆甾醇烯醇(△7-stigmastenol)。

性味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头痛、阴虚咳嗽、乳汁不足、肺脓疡、乳腺炎、疗疮、虫咬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方解石

    《中药大辞典》:方解石药材名称方解石拼音Fānɡ Jiě Shí别名黄石(《别录》)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泥土杂石。原形态三方晶系。晶体为菱面体,也有呈

  • 白背三七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药材名称白背三七拼音Bái Bèi Sān 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

  • 鳖甲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药材名称鳖甲胶拼音Biē Jiǎ Jiāo别名别甲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生境分部主产山东、河北

  • 癣草

    药材名称癣草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来源大戟科癣草Euphorbia peplu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用法用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

  • 吊灯花叶

    药材名称吊灯花叶拼音Diào Dēnɡ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吊灯扶桑Hibiscus schizoptalus (Mast.) Hook.f.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

  • 北鱼黄草

    药材名称北鱼黄草拼音Běi Yú Huánɡ Cǎo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别名钻之灵、小瓠花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北鱼黄草的

  • 茺蔚子

    《中国药典》:茺蔚子药材名称茺蔚子拼音Chōnɡ Wèi Zǐ英文名FRUCTUS LEONURI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

  • 蚺蛇胆

    《中药大辞典》:蚺蛇胆药材名称蚺蛇胆拼音Rán Shé Dǎ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胆。性味甘苦,寒,有毒。①《别录》:"味甘苦,寒,有小毒。"

  • 五香藤

    药材名称五香藤拼音Wǔ Xiānɡ Ténɡ别名蛇毒药、拔毒散、铁骨散、小红袍、岩青叶(《云南中草药》),黄龙藤、通气香、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中间

  • 长叶山竹子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