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刺南蛇藤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

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

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果实。春、秋割取地上茎,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长达8米。幼枝常有随生根。最外1对芽鳞宿存,并尖硬成钩状刺,常爬钩在树上。叶互生,广卵形,略为膜质,长3~5.5厘米,宽2~5厘米,边缘有硬毛状细齿。聚伞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花梗短,常在5毫米以下;花单性淡黄色,5数,萼钟形,5裂;花瓣匙状长圆形;雄花的雄蕊有花丝着生在花盘边缘上,子房退化;雌花的雌蕊花丝极短,子房3室,花柱柱状,柱头3裂,裂端再2深裂,反折。蒴果球形,黄绿色,3瓣裂,种子3~6个,暗红色。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和种子中含有南蛇藤黄素和玉蜀黍黄素。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强筋骨。治风湿痛,关节炎,跌打损伤肿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琉璃枝

    药材名称琉璃枝拼音Liú Lí Zhī别名挠胡子、鼠李子、黑格令、臭李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小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parvifolia Bunge[R.polym

  • 胡桃树皮

    《中药大辞典》:胡桃树皮药材名称胡桃树皮拼音Hú Táo Shù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树皮。化学成分含β-谷甾醇和白桦脂醇。又含没食子酚鞣

  • 土牡蛎

    《中药大辞典》:土牡蛎药材名称土牡蛎拼音Tǔ Mǔ Lì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蚌科动物川南珠蚌的沉积贝壳。冬季水枯时,在河滩沙坝上收集,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贝壳2片,同形,呈长椭圆形,长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药材名称小芸木拼音Xiǎo Yún Mù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

  • 蓝萼香茶菜

    药材名称蓝萼香茶菜拼音Lán è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

  • 小年药

    药材名称小年药拼音Xiǎo Nián Yào别名拔毒散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原形态云南海桐,又名:多花海桐花。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披针形,长达20

  • 喜马拉雅紫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紫茉莉拼音Xǐ Mǎ Lā Yǎ Zǐ Mò Lì来源紫茉莉科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 豆角柴

    《中药大辞典》:豆角柴药材名称豆角柴拼音Dòu Jiǎo Chái出处《贵州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

  • 乳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香药材名称乳香拼音Rǔ Xiānɡ别名滴乳香、熏陆香来源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B. sacra Fluek.]、药胶香树B.

  • 尖顶羊肚菜

    药材名称尖顶羊肚菜别名圆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尖顶羊肚菜Morchella conica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