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分枝火绒草

分枝火绒草

药材名称分枝火绒草

拼音Fēn Zhī Huǒ Rónɡ Cǎo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dedekensii (Bur. Et Franch.) Beauv. [Gnaphalium dedekensii Bur.et Franch.]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去根,洗净,晾干。

原形态戟叶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10-80cm。根状茎分枝短,骨数个至10余个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无莲座状叶丛。茎稍细弱,被蛛丝状密毛或灰白色绵毛;腋芽常在花后生长,成长达10cm而叶密集的分枝。叶宽或狭线形,长10-40mm或更长,宽1.3-6.5mm,基部心形或箭形,抱茎,上面被灰色棉状或绢状毛,下面被白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多少等长2-4倍,披针形或线形,两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开展成直径2-7cm的星状苞叶群,或有长总苞梗而成数个分苞叶群。头状花序径约4-5mm,5-30个密集,少有单生;总苞长3-4mm,被白色长柔毛状密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干膜质,渐尖或近圆形,远超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雌花,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mm,雄花花冠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部多少粗厚,有短毛状密齿或细锯齿;雌花冠毛丝状,有细齿或密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林、干燥灌丛、干燥草地和草地,常在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与西部、湖南西部、四川北部与西部及西南部、贵州、云南、西藏东部。

性味味淡;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寒止痛。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母丁香

    《中药大辞典》:母丁香药材名称母丁香拼音Mǔ Dīnɡ Xiānɡ别名鸡舌香(《抱朴子》),亭炅独生(《酉阳杂俎)),雌丁香(《本草蒙筌》)。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果实将成熟

  • 海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芋药材名称海芋拼音Hǎi Yù别名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来源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 K.

  • 胖大海

    《中国药典》:胖大海药材名称胖大海拼音Pànɡ Dà Hǎi英文名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来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

  • 云支花

    药材名称云支花拼音Yún Zhī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圆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forrestii Diels[Koenigia forrestii(Diels)

  • 葵花大蓟

    药材名称葵花大蓟拼音Kuí Huā Dà J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葵花大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Cnicum soulier

  • 岩参

    药材名称岩参拼音Yán Shēn别名岩生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岩参的藤茎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pubicatulumC.DC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鲜用,茎去粗皮,切片,晒干。原形态

  • 枇杷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枇杷木白皮药材名称枇杷木白皮拼音Pí Pá Mù Bái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茎干的韧皮部。功能主治①《千金

  • 射罔

    《中药大辞典》:射罔药材名称射罔拼音Shè Wǎnɡ出处《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①《药对》:"温。"②《本草经集注》:"大

  • 蛇退

    药材名称蛇退拼音Shé Tuì别名俞莲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褐黄蜘蛛抱蛋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褐黄蜘蛛抱蛋,又名:千年竹、爬地蜈蚣。多年生宿根草本。

  •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药材名称刺栗子拼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