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兴木蒂那布

兴木蒂那布

药材名称兴木蒂那布

拼音Xìnɡ Mù Dì Nà Bù

英文名root, leaf or flower of Szechwan-tibet Rabdosina

别名川藏香茶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川藏香茶菜的叶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pseudoirrorata C. Y. Wu

采收和储藏:7-9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川藏香茶菜,丛生小灌木,高30-50cm。主根圆柱形,木质,粗壮。极多分枝,幼枝四棱形,被贴生极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4mm,被极短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0.7-2.5cm,宽0.6-1.5cm,先端钝,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在中部两边有4-6圆齿状锯齿,两面密被贴生极短柔毛及腺体。聚伞花序生于茎枝上部渐变小的苞叶或苞片腋内;3-7花;下部苞叶与茎叶同形,向上渐变小而全缘;小苞片卵形或线形,长1-3mm,常短于花梗;花萼钟形,外被短柔毛及腺点,萼齿5,略呈3/2式二唇形,下唇2齿稍大,卵形,先端具小突尖;花冠浅紫色,长约9mm,外被短柔毛,内面在下唇中央被微柔毛,冠筒长约4mm,基部上方浅囊状突起,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约3mm,宽约4mm,先端具相等4圆裂,下唇宽卵圆形,较上唇为长,开花时下反,因而露出雄蕊及花柱;雄蕊4,与花冠下唇近等长;花柱伸出或内含于花冠下唇,先端2浅裂,花盘环状,前方微隆起。小坚果卵状长圆形,灰白色。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灌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

化学成分叶含川藏香茶菜素(pseurata)A、B、C、D、E、F,异香茶菜美定(isodomedin),二氢川藏香茶菜素(dihydro pseurata)F.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退翳;驱虫。主目睹为翳障,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研末。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花:有驱蛔虫、去翳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宽瓣红景天

    药材名称宽瓣红景天拼音Kuān Bàn Hónɡ Jǐnɡ T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

  • 石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韦药材名称石韦拼音Shí Wéi英文名FOLIUM PYRROSIAE别名小石韦、飞刀剑、石皮、石剑、石兰、金茶匙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

  • 落地生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落地生根药材名称落地生根拼音Luò Dì Shēnɡ Gēn别名打不死、脚目草来源景天科落地生根属植物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um (L.)Pe

  • 鹰爪花果

    药材名称鹰爪花果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uǒ别名鹰爪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

  • 大木通

    药材名称大木通拼音Dà Mù Tōnɡ别名接骨丹、白头公公、黄藤通、丝瓜藤、小木通、线不通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rgentilucida(

  • 铧尖草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矮卫矛

    药材名称矮卫矛拼音ǎi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nanus Bie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原形态矮卫矛

  • 柿皮

    《中药大辞典》: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功能主治贴疔疮、无名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

  • 蚕豆荚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荚壳药材名称蚕豆荚壳拼音Cán Dòu Jiá Ké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化学成分含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