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亚罗椿

亚罗椿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罗椿

药材名称亚罗椿

别名苦亚罗春、浆果楝秧勒、哈皮纺[傣语]

来源楝科亚罗椿Cipadessa baccifera Miq.,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根3钱,加草果(或酒、红盐、石膏)引水煎服,每日1剂。鲜叶5~10片,揉烂后开水泡服,日服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亚罗椿

药材名称亚罗椿

拼音Yà Luó Chūn

别名浆果糠秧勒。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浆果楝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padessa baccifera(Roth.)Miq.[Melia baccifera Roth;Cipedessa fruticosa B1.]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去净泥土,切片,鲜用或晒干;叶,随时可采,鲜用。

原形态浆果楝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m。树皮淡褐色;小枝幼时被细柔毛,后渐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8-25cm,叶轴被疏柔毛至无毛;小叶9-13,对生,具短柄,叶片膜质,长卵圆形至椭圆形,长1.5-8cm,宽1-3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沿中脉和侧脉被稀疏、紧贴的长柔毛。圆锥花序长8-13cm,近无毛;花两性,5基数,白色或淡黄色,径约3mm;花萼裂齿阔三角形,外面被细柔毛;花瓣膜质,长椭圆形,长约2.5mm,短尖,近无毛;雄蕊管无毛;子房无毛。果实紫红色,径约4mm。花期4-6月,果熟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常绿阔叶林、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省。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截疟。主感冒;皮肤瘙痒;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椬梧

    药材名称椬梧拼音Yí Wú别名福建胡颓子、锅底刺来源胡颓子科椬梧Elaeagnus oldhami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祛风理湿,下气

  • 野马肉

    《中药大辞典》:野马肉药材名称野马肉拼音Yě Mǎ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野马的肉。原形态野马(《尔雅》)体长2.2~2.8米,肩高1.3~1.5米。体重200~3

  • 田螺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螺药材名称田螺拼音Tián Luó别名大田螺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田螺Viviparus chinensis (Gray),以外壳、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 龙棕

    药材名称龙棕拼音Lónɡ Zō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龙棕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 nana Becc.采收和储藏: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龙棕,矮小

  • 背花疮

    药材名称背花疮拼音Bèi Huā Chuānɡ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采

  • 鸢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脑药材名称鸢脑拼音Yuān Nǎo别名鸢、老鹰、鹞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鸢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Gray),以脑髓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痔瘘:

  • 芒茎

    《中药大辞典》:芒茎药材名称芒茎拼音Mánɡ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茎。原形态芒(《本草拾遗》),又名:杜荣(《尔雅》),笆芒(《太平寰宇记》),笆茅(《纲目》),度芸

  •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药材名称田麻别名毛果田麻来源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Thunb.)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 灰包

    药材名称灰包拼音Huī Bāo别名牛屎菰、蛇枕、多形马勃、马皮泡、灰泡来源药材基源:多灰包科真菌多形灰包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perdon polymorphum Vitt.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