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中华剑蕨

中华剑蕨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

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chinens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去年与须根,洗净,晒干;或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18cm。根茎细长,横生,密被褐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具短柄;叶片肉质,线状披针形,长5-17cm, 中部宽1-1.2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并下延至叶柄底部,全缘或微波状,干后革质,上面有皱纹;中脉两面稍隆起。孢子囊群长圆形,通常5-8对,彼此分开,极斜向上,有时与中脉几平行,排列于中脉两侧,生长于背面中部以上,下部不育;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常绿林中树干或阴显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苦;性微寒。

归经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主尿路感染;乳腺炎;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苦,涩,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的功能。用于痨伤、尿道炎、狂犬咬伤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蓖麻油

    《中国药典》:蓖麻油药材名称蓖麻油拼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

  • 矮杨梅皮

    药材名称矮杨梅皮拼音ǎi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剥取根皮和茎皮,

  • 麝香壳

    《中药大辞典》:麝香壳药材名称麝香壳拼音Shè Xiānɡ Ké别名臭子壳、麝壳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生

  •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药材名称湖北地黄别名鄂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来源玄参科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功能主治补血,

  •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拼音Niú Shé Tou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大叶金花草

    《中药大辞典》:大叶金花草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草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野黄连、水黄连(《峨媚药植》),牙齿芒(《广州植物志》),擎天蕨(《广西中兽医药植》),雪仙草

  • 中亚天仙子

    药材名称中亚天仙子来源茄科中亚天仙子Hyoscyamus pusillus L.,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新疆、西藏。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摘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

  • 红龙

    药材名称红龙别名风车藤、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 benghalensis (L.) Kurz,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至西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