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东北桤木

东北桤木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

拼音Dōnɡ Běi Qī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icosa Rupr.var.mandsurica Call.]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剥树皮。秋后采下果序,摘取果实,晒干。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树皮暗灰色,平滑。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无毛;芽无柄,有3-6枚芽鳞。叶柄长0.5-2cm;叶片宽卵形、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0cm,宽2.5-8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锯齿,两面几无毛;侧脉7-13对。雄葇荑花序顶生,较长,下垂,雄花与叶同时开放,花丝比花被短,花药黄色;雌葇荑花序3-5簇生于短枝顶端。果序3-5枚呈总状排列,宽卵圆形或近球形;序梗纤细,下垂,长0.5-2.5cm,几无毛;小坚果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化学成分粘霉-5-烯-3-醇(glutin-5-en-3-ol),α和β-香树酯醇(amyrin),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性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固涩。主腹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肾草药材名称单肾草别名扇叶舌喙兰、独叶一支花、无柄一叶兰、雨流星草、鸡肾参、一面锣[四川木里盐源]来源兰科单肾草Hemipilia flabellata Bur. et Fran

  • 树甘草

    药材名称树甘草别名裂果金花、当娜、大树甘草来源茜草科树甘草Schizomussaenda dehiscens (Craib) Li,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豹子眼睛果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果拼音Bào Zi Yǎn Jinɡ Guǒ别名大罗伞、山豆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virens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土羌活

    药材名称土羌活拼音Tǔ Qiānɡ Huó别名山羌活(《分类草药性》),路边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原形态姜花,又名: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1~2米

  • 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漆树根药材名称漆树根拼音Qī Shù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辛,温。"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q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

  • 玉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铃花药材名称玉铃花别名老开皮来源安息香科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 et Zucc.,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驱虫。主

  • 鳐鱼胆

    药材名称鳐鱼胆拼音Yáo Yú Dǎn别名劳子鱼胆、老板鱼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鳐科动物孔鳐、何氏鳐及近缘种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aja porosa Gunther2.Raja hollan

  • 白苞筋骨草

    药材名称白苞筋骨草拼音Bái Bāo Jīn Gǔ Cǎo别名甜格宿宿草来源唇形科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