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喉关上部红肿疼痛。《喉科秘旨》卷下:“喉单,此症因肝火郁热,动风而生,关口上部下垂,根大头小,红色大痛。”治宜泻火解毒。用三黄凉膈散加减。
经穴名,代号BL27。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小肠之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一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
①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千屈菜之别名。②见《贵阳民间药草》。为徐长卿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聿青医案》。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施沛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图经》作五户。即天突,见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指脂肪虽多而身形小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