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顺传

顺传

伤寒病证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或少阳经,由表入里,或由阳经传入阴经等。

猜你喜欢

  • 暖针

    指针刺前,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针灸聚英》引《素问遗篇注》:“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著身温之。”意同口温,今已废用。

  • 消毒汤

    《疡医大全》卷七方。又名紫花地丁散。甘草一钱,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大黄(酒炒)、黄芪、赤芍药各五钱(一方加升麻)。为末,酒煎,分二次服。治痈疽疖毒。

  • 脊内俞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 马屁勃

    出《本草经集注》。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 涩剂

    十剂之一。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滑则气脱,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之类,必涩剂以收敛之。”“张从正曰:

  • 渗湿于热下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温病初起挟有表湿,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使湿从下去,温热即易于清解。

  • 野茶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 白骨藤

    见《广西中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本事方

    见普济本事方条。

  • 药按

    书名。又名《锦囊治疗方论》,1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20)。清·冯兆张撰。为冯氏的医案记录。所列医案除述证用方外,附论方义,颇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