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核桃楸皮之简称,详该条。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手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手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并辅以体针穴位,如头颈部手术取咽喉点、颈项点透咳喘点、合谷等。
脉象。脉上溢于鱼际。为阳气关闭于外,阴气格拒于内,故称。《难经·三难》:“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民族药著作。李耕冬等编。载彝医植物药106味。涉及药用植物53科151种。重点论述彝医配方用药经验,彝汉医用药的异同。书后附药物图谱116幅。199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见《广西中草药》。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六。瘿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肩髃。见该条。
见天冲条。
即目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