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0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组成部分。作者根据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分类,共选药420种,分别记述了各药的性味、七情、主治、归经、前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苦竹笋之简称,详该条。
《内经》十二脉之一。迟而软的脉象。《诊家正眼》:“曰疏者,且迟且软也。”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病名。《银海精微》:“(黑睛)暴露者痛而生翳。”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