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血

阴血

即血液。因血属阴,故称。《灵枢·通天》:“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参见条。

猜你喜欢

  • 沈良惠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宋代医官。由开封(今河南开封)迁吴县(今江苏苏州),高宗赐名良惠,因而忘其原名。

  • 膺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 陈冶愚

    【介绍】:见陈邦贤条。

  • 大椎骨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 子鸣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子啼。详该条。

  • 救阳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 节菖蒲

    见《中药材手册》。为九节菖蒲之简称,详该条。

  • 耵耳

    病名。耵,耳垢也。《仁斋直指方》:“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或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即今之耵聍栓塞。宜取出之,或滴耳油润后取出。

  • 瞻视昏渺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视瞻昏眇证。详该条。

  • 牛黄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